摘要:小学教学所涉及的知识点过于零碎,这也给日常的课程开展增添了不少的障碍。而有效问题情境的引入改善了这一现状,它能够通过新颖的形式更好地带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其主要通过对数学课程中的难点进行剖析,将知识重点与问题情境结合到一起,然后依托于实际的环境引导学生思考。这让学生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并且解放了自己的思维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摘要
小学生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事物的好奇心,这也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探索精神。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的是知识点的灌输,长此以往会超出小学生的理解负荷范围,严重影响到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消化速度。小学数学所涵盖的知识点大多都很抽象,这比较符合当前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而尝试让他们在数学学习当中更多地去思考,这样才能够做到对相关知识的举一反三。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对这一思想的奉行,不仅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了他们的印象,而且让他们在思考当中有着新的认知,对知识点进行掌握以及灵活地应用。因此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很有必要的,这也需要教学人员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进。
一、教师在小学教学中创设一些有效问题情境的概况
1.1教师缺乏正确认知
小学数学教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尽管讲述的都是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点,但是所串联到的层面是非常广泛的。这也推动了问题情境创设的引入,帮助学生们攻克课程中较难掌握的章节。其中所应用到的创新思维模式是很新颖的,能够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问题,从而提高日常数学课堂的质量和效率。但是由于传统教学体系的长期束缚,部分教学人员没有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思维,而且对有效问题情境缺乏详细的认知。这也导致了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实际效果并不好,数学课堂还是依旧枯燥无味。有的教师则是有些舍本逐末了,太过于注重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忽略了教学的合理性。虽然也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但是让教学目标显得太过笼统,没有主次的教学影响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1.2教学缺乏明确目的性
教学目标对于每类课程来说都很重要,而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性也是如此。教学目的为了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制定一个计划,推动教学课程能够更好地进行下去。而如果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偏离了教学目标,就会导致整体的教学工作难以进行下去,甚至会学生们带来错误的影响。而且缺乏目的性的教学是没有意义的,学生丝毫不知道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更不要说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了。教学人员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初衷应该是推动课堂,如果是单纯地活跃气氛就偏离了预期的目标。这也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最常被提到的问题,没有明确目的性的教学影响到了学生的激情,也为后续的教学工作设置了障碍。
1.3问题情境创设趋于形式化
小学生由于还处在刚刚接触学习的阶段,他们现在所学习的知识都是较为基础的内容。他们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尚未成熟,打好基础对他们未来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而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提倡提升学生们思考能力,主要为了研究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创新完善的新教育体制,是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关键所在。问题情境创设的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地去思考。通过两者的结合对小学数学课程中的难点进行解析,并且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这样目前小学数学课堂的状况将得到有效改善,学生们也会乐于对数学难题进行思考,从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但目前的问题情境创设太过于形式化,这也让相关的教学工作违背了初衷,变得只是为了应对上级部门的检查而走过场而已。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具体策略
2.1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境假设
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是目前小学中推行的一种模式,它的重点内容就是将实际的教学工作与情境相结合,探究出最有效的方式开拓学生们的思维。关于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一种教育新路径的探索,学生们的学习效应会在细致化的思考下得到提升。而情境假设在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的导入就像是催化剂,不论是对数学课堂的构建或是教育改革的饯行都起着积极作用。教学人员可以在每次课后安排习题,然后认真监督学生们完成任务。或者在数学课堂上尝试进行一些师生之间的互动,慢慢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而教学人员要积极指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反复审核,以满足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求。
2.2问题具有实践性
在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代表性。因为小学数学课程侧重于实践方面,对于其中的问题的思考方面提出了很多的要求。教学人员在教学授课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否则就会违背数学课堂原本的要求。例如由三条直线组成的图形就是三角形是不严谨的,必须构成的是一个封闭的图形才是三角形。所提出的问题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这样才能发挥问题情境创设的效果。
2.3通过教师的自身教学修养、专业水平
教学人员作为开展课程的中流砥柱,对于学生成长的影响是不可估计的。而小学数学课程是一门非常基础的学科,但它对于学生们往后的学习来说打下了基础。教师作为学生们学习过程中的标榜,应该切实发挥自己的模范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个人能力。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让小学数学课堂的师资力量得到保障。教学人员也要自觉去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通过不断吸收别人的成功案例鞭策自己,最后成为一名满足教学需求的优秀教师。
三、结束语
课程的改革推动了教学体制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目前的需求,需要找到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及时替代。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引入趣味性的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更多地思考问题,最终实现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喜莲.强化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数学素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7(29):51-53.
[2]张秀花.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2):66-68.
[3]李军.试析有效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设[J].中华少年,2018(1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