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改革,我国的小学教育发展虽然有一定程度的进步,但依旧没能改变小学生写作的难题。大部分小学生在小学语文的写作过程中,对作文的敏感度不高,甚至部分学生害怕写作。他们不是不会写,而是缺乏用准确简短的语言进行表达。因此,本文从“小学生存在的难题”以及“有效教学的策略”两方面,阐述了如何让有效教学走进小学语文写作课堂,减轻小学生写作的压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写作能力
引言
由于小学培养目标的转变,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代替了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但由于写作教学不同于简单的读字、写字教学,教师需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开展语文写作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1小学写作存在的难题
1.1缺乏一定的训练
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受到新鲜事物的影响太多。因此,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小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在家长和教师的陪同下养成。目前,小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诸多难题。例如,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似懂非懂。明明想表达这个意思却偏偏写成了另外一个意思,弄巧成拙,语言表达困难等,这就需要小学生多加训练。目前,定时写日记是不错的培养方式,督促学生每天写日记,不仅能培养小学生的写作习惯,还能让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这样,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1.2忽视了兴趣的培养
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质量,一味要求学生完成眼前的任务,却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写作方法的指导。比如,如何开启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题目,如何运用恰当的句子,如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体现文中的中心思想等等。这些写作技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而小学生的自觉能力有限,贪玩依旧是他们的天性。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督促,才能帮助他们变得更好。
2有效教学的策略
2.1积累写作素材
在小学阶段,学生刚接触语文写作,对写作还处于陌生的状态。在学生自身写作能力低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学生从学习他人的写作方法开始,使学生逐步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写作素材的积累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种途径。如今小学都开设了阅读课,教师可以在每周的阅读课上引领学生阅读优秀文章。课后,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建立图书角,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在课间到图书角阅读。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优秀写作素材,为学生写作提供思路和角度。例如,在教学《嫦娥奔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引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从而帮助学生积累优秀的写作素材。这篇课文选自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阅读关于嫦娥的故事。在阅读课上,教师选取几篇优秀文章带领学生共同阅读,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及时解答学生的阅读疑问,保证学生掌握这几篇文章的写作手法。课后,教师为学生准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篇目,由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阅读。通过这种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很好地积累写作素材。
2.2准确拟定写作主题
教师要结合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点,给定准确的写作主题。由于小学生写作具有一定难度。如果教师的主题脱离了小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外,则很难有一篇完整的文章产生。因此,写作的开头就要想好,才能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欲望。如,春游叙事、简短日常、真人真事等。总体而言,小学生对周围的事比较敏感,教师可以借助这一特点,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考虑,给出相应的命题,小学生就能写出合情合理的文章,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3命题方式选择的技巧
为了使写作题目更加醒目,富有内涵,学生不能像记流水账似的草草了事,而要有一定的新意,让读者有读下去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命题的时候,可以这样命题。如“我和太阳公公的对话”。这样的题目就运用了拟人化手法,使其更加生动形象。再如“我最爱的XXX”。这样的半命题形式,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能力和思维空间。而不是简单的“记一次......”,给人感觉题目很空白,很乏味,没有一点想要读下去的感觉。另外,学生的题目要有逻辑,注意主谓宾,不要赘余。
2.4学生的写作态度转变
就传统写作教学来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会选出几篇优秀作文进行范读,而多数学生的作文只有教师看的到,这就会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懈怠和应付的心理,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所写出来的作文往往是流水账,甚至存在抄袭的现象。而日记本”写作教学模式则不具备这种弊端,每名学生的日记会让其他同学阅读并且修改,这样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会更加的认真、仔细,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2.5掌握写作方法
写作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正确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可以使学生提高写作效率,因此,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写作。科学的写作是指学生在写作时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灵活地使用各种修辞方法。通过这种科学的写作方法,学生习作的精彩度将有明显提升,避免学生在不必要的构思和无用的信息上浪费时间。例如,在教学《七颗钻石》时,教师可以教授给学生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篇课文讲述了小女孩因为善良得到回报,将石头变成钻石的故事。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找出课文中蕴含了哪些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交流,然后全班学生一起分析这些修辞手法运用得是否恰当。学生交流完毕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将这些手法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有技巧地进行详写和略写。
结语
通过全文阐述我们能够看出,日记本的使用不失为高年级写作训练的一种有效形式,它为学生创设了“有组织的”“互相激励和支持的专门、专业气氛”,犹如一股清新的风,在孩子的心湖吹起波澜。尝试一段时间后,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重编小组,真正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学习竞争环境,教师要继续在这条路上探索。
参考文献:
[1]张赛琴.到数学课堂里做快乐的作文——语文、数学学科合作的初步尝试[J].作文世界,2002(7).
[2]章旭红.阅读与习作齐飞吸收共表达一色——第二学段依托教材文本读写结合的初步尝试[J].作文教学研究,2012(4):13-15.
[3]颜如玉.激发作文兴趣提高作文能力——『等级式』作文批改模式的初步尝试[J].小学时代(教师),2010(10):37-37.
[4]王郢,李宁银.多样化背景下教材特色题材编写的初步尝试——以西南师大出版社的小学数学教材为例[J].教育探索,2011(5):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