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群文阅读就是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与学生共同对同一主题思想或者同一内容形式的一组文章进行探究学习。通过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思考,找出文章的共同点,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本文基于群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初中语文教学;应用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与身体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过渡阶段。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将二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有效优化课堂教学策略。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具有积极意义,因此语文教师应当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来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为学生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一、群文阅读教学概述
群文阅读教学是近几年兴起的阅读教学方式,简单来说,就是教师按照一定规律将相似的文章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对一组文章进行阅读,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和学生围绕主题进行阅读和构建,最终达成共识的教学过程。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打破传统阅读教学的限制,将学生作为阅读的核心来设计和开展阅读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分析文章,在教学活动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同学之间进行有效交流,而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群文阅读教学既能够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拓展学生思维,有效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在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同时,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二、合理选择阅读文本,确定阅读内容关联点
群文阅读教学是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地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结合学生的特点,恰当选择阅读文本。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有所收获,并且得到相应的发展。那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作为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主要实施者,对学生的阅读内容的选择严格把关。群文阅读的文章有一定的关联,如文章的文体、写作角度、写作方式等均能作为教师选择文本内容的依据。除此之外,教师对文本内容的选择必须要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与学习情况相符合,要保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真正有所收获。另外,阅读文本必须要有一定的过渡性,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层层递进,使学生能够逐渐深入地学习,进而掌握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因此,对于群文阅读文本的选择,以及各个文本的关联点,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当准确把握。
三、通过群文阅读拓展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对阅读教学内容的理解
在传统的初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深度探究与分析上。由于初中学生生活经历有限,因此,他们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对很多学习内容就无法产生更深刻的感悟与理解。这就导致他们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只能学习到一些浅层次的阅读知识,很难通过阅读学习得到精神层次上的升华。
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合理地实施群文阅读来拓展教学内容,通过引入多篇与教学课文主题相关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以此有效地丰富学生的阅读情感,促使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能够对阅读内容产生更为深刻的感悟与理解。
四、读写结合,增强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阅读和写作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群文阅读的教学形式能对语文写作知识呈现规律性、系统性的总结,并能对学生的写作产生或多或少的启发。当师生完成群文阅读的集体建构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从群文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感悟进行当堂练习。在教学中,一句话的写作训练常常就是仿写,这是群文阅读对学生写作常见的启发形式之一。除此之外,这种启发还可表现在某段语言的修辞、文章的结构、选文的写作手法等方面。如在“千古话离愁”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选取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醉花阴》《武陵春》和李白的《秋浦歌》诗词让学生阅读并感悟“离愁”在古人的情感世界中是怎样表达的,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古人在表现“离愁”这一情感时,常常使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接着当堂训练,让学生运用比喻或夸张的修辞手法写一写自己的愁绪。这种“读”与“写”的结合,能促进学生读的成果向写的能力进行当堂转化,提高群文阅读的教学实效,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五、鼓励学生个性化理解文章,培养创新思维
在初中语文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才是主体,进而在阅读教学中对其进行正确且必要的引导,但是要鼓励学生个性化理解文章,对文章展开个性化解读。如果在群文阅读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比较小,教师则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而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在理解时容易产生歧义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指导学生共同学习,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利用思想上的碰撞和融合发展学生的思想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同时,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生疑,从多个角度对文章进行全方位分析,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培养,并且强化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如果学生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应鼓励并且表扬学生的看法和意见,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参与度,进而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束语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有多种。为了更好地促进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最大限度地发挥群文阅读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总结,积极探索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邱泽宁.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9.
[2]张宗方.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5):21-23.
[3]陈月.初中语文群文阅读议题设计研究[D].喀什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