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保育员在幼儿园管理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3期   作者:张琦玲
[导读] 《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摘要:《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对我们保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学习与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保育员作为幼儿园保育工作的主体,扎实做好一日幼儿保育工作,提高优质的保育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日常观察是确保保育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我们加强了一日活动各环节对幼儿的重点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进一步优化了我园的保育工作。
         关键词:保育员、重点观察、幼儿健康;
         一、保育员须重点观察的内容与要点
根据幼儿一日活动的作息,我们对每个环节中,保育员需要对幼儿进行重点观察的要点进行了罗列。
         ◆ 幼儿来园观察:  A、精神   B、脸色
         ◆ 幼儿运动观察:  A、精神   B、衣着   C、排汗
         ◆ 幼儿午餐观察:  A、食欲   B、习惯   C、用餐时间
         ◆ 幼儿午睡观察:  A、睡姿   B、出汗   C、排便
         ◆ 幼儿大小便观察:A、颜色   B、性状
         ◆ 幼儿离园观察:  A、衣着   B、精神   C、脸色
         二、保育员须重点观察的方法与要求
         (1)幼儿来园观察
         1、与家长沟通:幼儿早晨来园各自精神、情绪、脸色都不一样,主动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幼儿的食欲、睡眠、大小便等,便于在一日教学活动、生活活动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与护理。
         2、与保健沟通:保健老师把早上晨检的异常、身体略有不适、病愈恢复、服药的幼儿告知班级教师和保育员,便于在户外锻炼、午餐点心、午睡睡眠、大小便时进行细心照料与观察,早发现问题,早采取措施,早进行治疗。
         保育员对班级里每个幼儿的性格和日常情况的了解程度远胜于保健老师。而且来园时由于保健晨检的孩子来自各个班级,人员众多,极易造成疏漏。保育员的来园观察是对保健晨检工作的补充,更是晨检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二)幼儿运动观察
         (1)运动前,观察幼儿衣着是否便于运动,鞋带是否松懈,如发现鞋带松开的要提醒或帮助其系好,尤其对低年龄幼儿则应给予适当的帮助;对夹住裤裆走路或脸部表情尴尬的幼儿,应用手摸一摸裤裆是否湿,如不湿的要提醒去解尿;对体质弱的幼儿活动前不要盲目脱换衣服,而应在该幼儿运动时加强观察,再适当调整着衣。
         (2)运动中,对脸部潮红、汗量较多、呼吸急促的幼儿应提醒擦汗或稍作休息;对情绪不稳定、活动兴趣不高、体质弱、患病恢复来园的幼儿,保育员应根据班级老师指点的要求耐心引导或参与适量的运动;其次,对个别幼儿运动时时常因平衡性差、动作不灵活易摔倒,应从安全的角度出发,注重关照与护理。
         (3)运动后,当幼儿入厕时保育员应创设安全宽敞的洗手擦脸环境;根据季节特点,提供室内温度适宜,空气舒畅的休息环境。
         教师需要带领全班幼儿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日常户外运动,对于个别有困难的幼儿、体弱儿童、大病初愈尚在恢复期的孩子,教师往往无法在这个时候照顾到他们的周全。保育员在分工中偏重观察和护理幼儿,这是对教师工作的补充,保障户外活动中幼儿活动安全。
         (三)幼儿午餐观察
         (1)季节变化对幼小年龄幼儿就容易患感冒、发热、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只要是病就会影响幼儿食欲,再好的饭菜对生病刚好的幼儿来说也引不起兴趣,所以对幼儿园保育护理的要求就越高,观察护理的环节也就需要越细腻。


         (2)三个改变:
         A、食品选择的改变,采购新鲜的食品,清谈不油腻的食品;
         B、烹饪方式的改变,以羹、糊、汤之类的营养食物既能帮助幼儿消化吸收,又能做好保暖;
         C、进餐方式的改变,先少盛些食物,吃完后根据需要适量添加,不需要的不要硬塞,一次不易过饱,少吃多餐,避免幼儿咳嗽而引起呕吐。
         (3)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促进幼儿身体健康的关键。有的幼儿进餐过快,有的幼儿进餐过慢,还有的挑食、偏食,营养过剩易而引起单纯性肥胖,营养紊乱不平衡,食物选择单一易引起营养不良,直接影响了幼儿的生长发育。
         幼儿来自各自的家庭,进餐习惯各有不同。保育员小王在日常午餐观察中发现问题,并与老师一起沟通商议,最后确定让肥胖儿与体弱儿结对进餐的办法,让他们互相影响,纠正各自的不良饮食习惯。这是保育员注重午餐观察重要性的一个最普遍也是最有说服力的例证。
         (四)幼儿午睡观察
         (1)午睡前,根据季节变化掌握卧室室温的适宜、幼儿被窝的厚度适当,小年龄预先翻叠好小被的一角,以便于幼儿坐在小床边脱衣裤或钻入被褥里。
         (2)三个观察环节:
         A、每个幼儿出汗量都不一样,有的幼儿入睡后,全身出汗多,头部更为突出,有时入睡后惊跳、惊哭或烦躁不安(尤其是小年龄幼儿),动作轻柔给幼儿擦汗,惊哭幼儿或无其他原因的触摸或轻拍让幼儿安静入睡;实有不舒服无法入睡的幼儿应告知保健老师,多数幼儿出汗的要适当调节室温。
         B、刚入睡无汗,入睡一段时间后,全身大汗,两面颊部潮红,精神不振,伴有咳嗽须重点观察幼儿生理的变化,触摸皮肤过热,及时与保健老师反映。
         C、发现易踢被褥的要细心帮助盖好;对蒙头入睡或有俯卧等不良睡姿的要轻轻给予纠正;睡梦中易小便在身的要掌握其小便的时间规律,轻轻触摸使幼儿有所感觉了,再抱起或扶起幼儿帮助排尿;对较早醒来的幼儿要耐心轻拍,使其继续安静入睡,实在睡不着的要添加衣物防止着凉。
         班级保育员每天要照看和观察班级每个幼儿的午睡情况,应该是清楚了解每个孩子的入睡习惯的。睿睿的特殊性导致不会难过就喊老师,小李发现睿睿一反常态,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生病发烧的情况。可见,幼儿午睡观察是非常重要的观察环节。
         (五)幼儿大小便观察
         在这个环节,我们的做法是:
         1.幼儿正常尿液是淡黄、澄清的,当幼儿发热、出汗多或饮水不足,幼儿不仅感觉口渴、尿量减少,尿色加深,应提醒幼儿适量饮水。
         尿液颜色的区别:
         A、有的幼儿解出的尿液放置一会儿就会变得混浊而呈乳白色,但幼儿却玩耍如常,无任何不适表现,这主要是吃了大量的蛋白质、脂肪以及其他蔬菜。
         B、如幼儿小便发红呈洗肉水样或鲜红血水样,浓茶色或咖啡色,搁置后呈酱油色尿,甚至有小血块见到,这是血尿的表现,通知家长去医院诊治。
         2.当幼儿粪便呈水样或粘冻状,要告知保健老师,并按照保健老师指点的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消毒措施。
         (六)离园观察二则
         在这个环节,我们需要关注幼儿的情绪着装,已经和家长的信息沟通:
         1.幼儿精神愉快,衣着整齐。
         2.对需特殊护理及一日活动中发生异常情况的幼儿应主动向其家长告知情况。
         三、日常观察的培训与考核
         可以看出,在一日生活中保育员须重点观察的几个环节其实也就是保育员日常护理工作中的几个重要环节。我们将这几个环节着重细化,并不是要让工作更加繁琐,而是希望能够在一日生活中融合贯穿保育观察工作。这就需要我们保健老师多思考,怎样增加日常观察的培训和考核,把前期工作做透做实,让保育员认识并重视日常观察工作,让日常观察不只落于口头和形式,而是切切实实为保育工作服务,帮助保育员将日常护理工作做得更及时、更到位。
         四、总结
         幼儿保育是非常细腻的一项工作。年龄越小,对幼儿保育要求就越高,保育员在操作的过程也就越细致,细心的观察是保育工作必备的基础,让我们在每天的观察中,渗透对孩子的爱,使我们保育工作做的更加出色。
        
作者简介
姓名: 张琦玲
出生年月:1978年9月19日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浙江杭州
职务/职称:二级教师
学历: 本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