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自然资源局陵城规划服务中心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时,也为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危害。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在市政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对当前低碳城市的理念多加重视,通过打造城市特有的文化内涵,应用低碳理念设计符合地区特色的建筑,对市政设施进行完善,将低碳城市理念应用于城市市政规划设计工作中。
关键词:低碳城市;比较研究;发展模式;空间发展策略
引言
城市的能源消耗远远的大于农村的能源消耗,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城市的能源消耗。由此可知,为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设低碳城市,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1城市市政规划设计中低碳理念的体现
1.1城市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市政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建设,也是低碳理念的一种体现。能够为人们提供各种便捷的服务,使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出行更加方便。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需要考虑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差异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在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实现健康生活的理念,通过功能完善的公共设施降低人们的消费需求,最大程度上提升器械与工具的使用效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
1.2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是城市建设过程中最受重视的问题,是低碳城市理念最直接的体现。合理的绿地规划能够有效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城市居住环境,有助于健康生活环境的构建。城市绿化在不影响城市居民正常出行与生活、不对其他生态环境产生威胁的基础上,通过在城市建筑群之中融入绿色的植物,在净化环境的同时,能够对城市形象起到美化效果,消除人们在繁忙工作中产生的烦躁,改善人们的心情,实现城市与各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1.3城市交通系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内车辆的数量越来越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能源的消耗,为低碳城市的构建产生不利的影响。便捷的城市交通系统一方面能够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与此同时还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其中,步行系统可以设计为住区步行区、商业步行区、休闲娱乐步行区、交通集散区四个模块。合理的步行系统规划能够增加城市居民走路的时间,降低机动车的使用率,从而实现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目的。在公共道路规划方面,通过合理布局公交站点,能够使人们日常出行更加方便,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2低碳城市理念下我国城市规划策略分析
何谓“低碳城市规划”,简单的说就是指改变原有的城市形态、城市建筑布局以及城市发展模式,建立以低碳消耗、排放为基础的布局合理、规划科学以及交通规划科学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
2.1以绿色出行为基础实现对城市布局的优化
在对城市交通的规划设计中,要将建成区最大限度的规划在交通线周围,从而既缩短了人们出行的距离,又减少了人们出行的次数。另一方面,为有效的降低城市的能源消耗与排放,实现绿色出行的目的,要积极的鼓励市民乘坐自行车、公交车出行或者步行出行,从而实现城市交通体系的良性循环。城市交通体系的良性循环对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降低城市的能源消耗与排放意义重大。
2.2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的空间结构
为有效的实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规划,必须有效的解决城市的空间结构布局和人口密度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这也是低碳城市规划的目标。这就需要对不同的城市空间布局形态的碳排放量进行分析、对比和评估,从而得出不同的碳排放量结果,并从中选择最优的城市空间结构方案。举例来说,城市的不同居住区、功能区以及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在空间布局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为有效的降低城市的能源消耗排放,就必须结合城市的实际用途对城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从而确保规划设计的切实可行性。
2.3鼓励节能型建筑设计的应用
在城市的能源消耗当中,建筑的设计与运行属于城市能源消耗的最大来源,因此,科学合理的运用节能建筑设计也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节能建筑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的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从而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一个健康、环保、舒适的美丽环境。
2.4促进城市能源利用的多样化
为建设低碳城市,必须最大限度的扶持低碳能源以及无碳能源,从而有效的实现城市能源供应的多样化发展。这就需要进行技术的创新,大力发展“碳中和”技术,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清洁生产的功能。低碳经济的实现方式主要就是低碳技术的应用与清洁生产的应用,而碳中和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的降低总体的碳排放量以及单位的碳排放量;清洁生产的使用能有效的降低资源的开采、产品的生产以及废料的处理中对能源的使用,从而最大限度上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城市的汇碳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保护湿地、植树造林以及集约利用土地等手段来实现绿色植物的汇碳作用,从而有效的将二氧化碳气体融入到生物碳库中。
2.5完善的市政设施
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对市政建设中的基础设施与城市系统的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城市采暖系统来说,当前城市主要以锅炉供热的方式,在实际运行中会浪费大量的能源,不符合当前现代化进程中低碳城市的理念。因此,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需要建设完善的采暖系统,选择环保、优质的保温材料优化输送管道,在提升能源使用率的同时,避免在暖气输送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损耗;其次,城市内各种污水的处理。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都面临着城市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在低碳城市理念下,水资源节约与重复利用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针对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可以在废水处理站进行集中处理,利用经过简单处理的中水进行二次利用,如用于绿植灌溉、冲厕、消防用水等,从而减少污染的排放,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可以在雨天将地表水引入地下雨水收集装置中加以利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降低用水量,在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同时,还能够有效解决城市积水的问题。将地表水收集系统与地下水循环系统相结合,从而改善城市水循环系统。
2.6以绿色出行为基础实现对城市布局的优化
在对城市交通的规划设计中,要将建成区最大限度的规划在交通线周围,从而既缩短了人们出行的距离,又减少了人们出行的次数。另一方面,为有效的降低城市的能源消耗与排放,实现绿色出行的目的,要积极的鼓励市民乘坐自行车、公交车出行或者步行出行,从而实现城市交通体系的良性循环。城市交通体系的良性循环对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降低城市的能源消耗与排放意义重大.
2.7促进城市能源利用的多样化
为建设低碳城市,必须最大限度的扶持低碳能源以及无碳能源,从而有效的实现城市能源供应的多样化发展。这就需要进行技术的创新,大力发展“碳中和”技术,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清洁生产的功能。低碳经济的实现方式主要就是低碳技术的应用与清洁生产的应用,而碳中和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的降低总体的碳排放量以及单位的碳排放量;清洁生产的使用能有效的降低资源的开采、产品的生产以及废料的处理中对能源的使用,从而最大限度上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城市的汇碳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以低碳理念为基础的低碳城市规划是一项综合性很强且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对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规划,而且需要对城市的交通以及土地进行规划,更需要所有的行业以及部门进行全力的配合与协调。为了建设低碳城市,必须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城市规划的理念,从而找出适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顾大治,周国艳.低碳导向下的城市空间规划策略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0,(11).
[2]潘海啸,汤諹,吴锦瑜,等.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J].城市划学刊,2008,(6).
[3]顾震弘,韩冬青,罗纳德•维纳斯坦.低碳节能城市空间规划策略———以南京河西新城南部地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