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信息技术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期   作者:吴永明
[导读]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部门对小学生德育教育提高了重视程度。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小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提高学生德育教育培养的重视程度。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学生掌握知识内容有多少,而且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也过于枯燥乏味,并且忽视了学生德育教育培养。小学是培养学生德育教育的关键时刻,对小学生日后的成长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信息技术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加

吴永明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实验小学  214104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部门对小学生德育教育提高了重视程度。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小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提高学生德育教育培养的重视程度。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学生掌握知识内容有多少,而且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也过于枯燥乏味,并且忽视了学生德育教育培养。小学是培养学生德育教育的关键时刻,对小学生日后的成长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信息技术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加强培养学生德育教育的同时,提高小学生自身的素养。
【关键词】小学教学;信息技术;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173-01

        前言:随着我国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的提出,我国教育行业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情感,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在小学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获得大量的知识,同时在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德育教育,那么就需要教师及时的转变的传统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促使学生融入到课堂德育较远当中,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并且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因此,本文所研究的课题,对探究信息技术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德育教育应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挑战
        (一)网络信息比较杂乱并且良莠不齐
        信息技术在网络中的信息传递,丰富了我国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不过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网络信息传播速度极快,造成网络中存在大量的不良言论。在对小学生德育教育中,利用信息技术,需要提升高年级小学生辨别能力,而且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对高年级小学生的成长带来了影响。
        (二)信息技术应用增加了不安全因素
        由于网络的实时更新,使得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而且其中的信息是高年级小学生十分关注的。目前,小学教学方式已经逐渐的采用了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而且现代学生生活质量的提升,家长未能够合理的安排小学生上网时间,导致许多小学生存在着过度沉迷网络的状态,这对于德育教育的开展是十分不利的。另外,由于网络中存在着许多低俗色情的信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探究信息技术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发挥德育本身的主体性原则
        要想有效的提升德育教育效率,就必须使学生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德育教学当中。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作为主体,并记住信息技术满足高年级小学生发展的需求。


教师可以利用德育网站或者学校论坛等,直接在教学中体现出学生主体的作用。例如,关于“挑战第一次”课程中,教师可提前为学生布置课前作业,作业主题为“挑战故事王”,要求学生共同以“小马过河”故事为例,通过网络平台,将学生所讲述的故事视频,分享到德育网站或者学校论坛当中微信群,使同学们和教师共同欣赏。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德育教育内容,针对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等进行全面的考虑,从而合理的在网页中设置不同的德育内容,使学生融入到教育内容当中,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保障德育教育能够有效的实施。
        (二)让德育本身的开放性更强
        为了满足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性,教师可以针对开放性原则,合理的构建德育网站。首先,教师在构建德育网站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内容,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德育教育平台的建设当中,而且学生也能够给予教师一些关键的建议,使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从而进一步完善构建德育教育网络平台,进而也使得学生能够积极的配合教师,也成为了德育教育方式创新的主要手段。在德育教育中具备着显著的开放性,因此,在实践教育中,教师要合理的把控教育时间,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更多的德育教育知识,从而树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并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一旦在德育教育中,教师未能够合理的控制德育平台教学,不仅会导致学生沉迷于网络当中,而且德育教育的实施效果也不明显,甚至学生也会逐渐对德育教育失去兴趣。
        (三)让德育的多元化更加明显。
        在德育教育中,教师需要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采用多元化教育手段,发挥出德育教育的作用。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内容以视频的方式,在播放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体会到我国的传统美德,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也能够的对德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例如:在“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的课程中,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对“懂你”等歌曲视频进行播放,通过视频的形式展示出,妈妈的爱、付出,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认识到父母的辛苦和不容易,并能够学会回报父母和懂得感恩。另外,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学校的德育网站以及论坛等,都可以帮助学生在浏览中,对德育教育有了充分的认识,从而使多元化德育教育模式充分的发挥其作用,使学生树立养成良好的道德观,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结束语:在小学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合理的德育教学方案,融入信息技术,使学生能够在对网络信息有了充分的认识后,也使得学生能够树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此外,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学生在学习中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汪宗蓉.信息技术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000(010):29.
[2]黄招娣.浅谈信息技术在职业技术学校德育课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000(011):85-86.
[3]石金梅.信息技术在提升班级德育管理实效性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013(011):9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