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王家正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期   作者:王家正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各学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也发生了改变。对于初中音乐课堂而言,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相应的乐理知识,同时还应该针对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以及像音乐技巧进行培养,尤其是节奏训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音乐作品的韵律,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节奏感。本文阐述了我国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并针对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王家正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苏甲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657015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各学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也发生了改变。对于初中音乐课堂而言,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相应的乐理知识,同时还应该针对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以及像音乐技巧进行培养,尤其是节奏训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音乐作品的韵律,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节奏感。本文阐述了我国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并针对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节奏训练;初中音乐;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171-01

        引言:可以说,音乐课堂教学是初中生建立审美素养,陶冶情操,培养音乐爱好的重要途径。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想要形成更好的乐感就需要着重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同时由于节奏训练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针对不同的音乐元素以及学生个人音乐素养的差异,进行针对性的课程设置。通过丰富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我国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环节普遍存在受重视程度不高,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教学方式缺乏创新等问题。
        首先,音乐作为一门辅助学科,在应试教育的体系下,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程度很低。除了有计划走音乐专业路线的学生之外,对于其他家长而言音乐课的学习和玩儿没有区别,甚至还有很多家长认为像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的设置,不仅对学生成长没有作用,还耽误了学生文化课的提高。然而实际上,音乐课堂是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提高其音乐素养的重要方式。具备良好审美能力的学生,其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次,我国音乐教材的编纂内容,是以西方音乐体系为框架,填充了大量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里面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很多学生觉得教材中的案例歌曲过于俗套,没有新意。而实际上,我国也即将迎来 2010 年后出生的学生,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一批儿童的思想非常前卫,且受到互联网文化的熏陶程度很深,如果教材内容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则很难和学生的情感形成共鸣。
        最后,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采用相对传统的教学方式。


通过伴奏、演唱来构建音乐课堂的主体,这些教学方式对于该年龄段的学生而言,无法形成有效吸引力,且传统音乐课堂的教学氛围也过于平淡无趣,教师无法利用更加丰富的游戏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激发自身主观能动性,构建以学生为核心的高效课堂。
        二、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可以说,之所以很多学生音乐领域难以有所建树,除了受我国大的教育形式影响之外,也和音乐课堂的教学形式有关。尤其是像节奏训练这种专项练习,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堂当中,其应用效果是较差的。而想要能够提高其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能够从歌曲的选择,曲风的利用,教学模式的丰富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在歌曲的选择方面,为了能够更加适合节奏训练,除了结合教材内的歌曲之外,教师还应该通过互联网络寻找一些内容积极切适合初中学生理解的,具有较强节奏感的歌曲。以《爱我中华》为例,这首歌曲本身的情绪慷慨激昂,节奏简单凝练,在进行节奏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准确的掌握这首歌曲所蕴含的热烈、活泼、骄傲、自豪的感情,其次在把握节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辅助手段,例如用手打拍子的方式,让学生结合背景音乐的播放对其进行精准把握。可以说节奏训练和对歌曲的情感掌控,两者是同步的关系。
        其次,为了能够让学生对节奏有更加清晰的认知,音乐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音乐知识结构进行拓展。让学生能够通过认知更多的音乐体系及音乐风格,来体会不同节奏感的音乐会给人带来怎样的感觉变化。例如我国传统音乐《茉莉花》本身的旋律优美,节奏舒缓,以宣扬美好爱情为主题,让人朗朗上口。而筷子兄弟的《小苹果》,凤凰传奇的《自由飞翔》则有着非常强烈的节奏感和快速的音乐律动,让人一听到这样的音乐风格,就想随着节奏开始舞动。而教师也应该充分利用这种音乐风格和音乐形式,让学生通过肢体的动作摇摆来结合歌曲的节奏,从而更加深入的体会不同节奏给人带来的感觉。
        最后,如何丰富学生的节奏训练方式。教师可以参考很多电子游戏的模式,例如《太古达人》《节奏大师》,这些电子游戏的主体就是通过将音乐用不同按键的方式来完成节奏的演绎,对节奏的掌控越准确评分就越高。可以说这种理念是非常符合学生进行自身节奏训练,在应用这种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着重强调应用这种教学方式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对节奏的感知,而并非是单纯的让学生打游戏而已。
        结束语:综上所述,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音乐风格和音乐情感。而为了更好的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充分拓展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感知不同音乐类型和音乐曲风的节奏变化,同时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让学生能够真正从节奏训练过程中提高自身音乐核心素养,形成音乐兴趣爱好。
参考文献:
[1]江雪燕.初中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17(10):180-181.
[2]潘加才.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6(12):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