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体育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期   作者:刘若晴
[导读] 随着新课程体制的改革,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发展,体育作为学生强健体魄的一门重要学科,体育教学集知识性、娱乐性、竞争性于一体,使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质。努力让体育教学贴近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翁。体育教育工作者更应该让体育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在体育的实际教学中,积极创设条

刘若晴   滨州市博兴县湖滨镇寨郝中学  256511
【摘要】随着新课程体制的改革,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发展,体育作为学生强健体魄的一门重要学科,体育教学集知识性、娱乐性、竞争性于一体,使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质。努力让体育教学贴近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翁。体育教育工作者更应该让体育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在体育的实际教学中,积极创设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的心理需求,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必须努力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核心素养;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165-01

        中学体育情境教学是指在实际规定的教学目标的指导下,通过创设一些中学体育问题情境,然后由教师进行提问或者学生自己提出自己的疑问来引出一些富有思考意义的现实问题,并且借助这些问题,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自由的沟通、交流,大胆随意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而实现思想的提升、思维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学生沟通交流、形成良好课堂氛围额同时,也有效的实现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我们所进行的问题情境创设要紧紧围绕体育学科的思维模式进行开展并且要有助于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的情景创设需要具有一定的思考、研究价值,能够在情景创设中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问题思考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激发学生对中学体育问题探究的兴趣,充分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进而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的综合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情境创设策略在中学体育问题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质做出贡献[1]。
        一、创设“走心”化的情景培养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中,需要主动关注学生学习体育的感受与体验。因为学生本身便能够去感受和感知的,这就使他们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具有感受性、体验性等特点[2]。而教师作为学生体育学习的引领者、陪伴者、促进者,需要充分发挥教师在体育学习中的辅助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创设体验性的情境,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助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良好发展。
        比如,教师在进行“加速跑”的练习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由传统的学生排队绕操场跑步方式变成尊重学生意愿的创新性教育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体育学习的课堂中来,进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比如,教师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把班级的同学分成人数均匀的两个队伍,然后让这两列同学分别沿跑道的最外道和最内道开始匀速慢跑;然后老师随机发出指令,教师下令后,两队的最后一位同学跑到第一名同学的前面,然后自然的并入给到队伍中,成为队伍的领头,后面的倒数第二位同学重复这样的动作,以同样的方法变成领头,这样跑步一圈,直到最开始的那位同学又变成队伍的领头,然后教师可以再次进行下一轮的加速跑练习。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良好的秩序,保证学生在运动过程不碰撞到其他人,避免发生意外[3]。这样学生在超越其他同学的时候实现了快跑训练,在学生在队伍中跑步时,实现了慢跑的训练,采用这种方式使体育课堂从枯燥变为有趣,改变了教师传统的进行理论教育的模式,也充分运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去发掘学生的体育学习的潜力,让学生在有趣的课堂中实现快慢跑技能的学习。这样的体育教学方式,既尊重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活跃了体育教学的课堂气氛,使得学生以饱满的激情投入体育活动。
        二、创设“探究性”的情景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下,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精神,增强学生的体育健康知识和培养良好的体育健康行为,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使体育课堂成为学生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重要方式,也可以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缓解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压力。因此,教师在探究性情境的创设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合作,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探究性情境的创建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形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体育教学不同于体育竞技,体育教学更加侧重于对体育行为能力的锻炼,主要使让学生在锻炼中实现基本技能的学习[4]。
        比如,我们在教授学生篮球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自行规定游戏规则。通过学生自我想象力的发挥,篮球运动的花样逐渐多起来,比如如何运球、如何投球等。当然我们在进行正规的训练时,要强化学生的基本功,反复练习,熟悉篮球的运动规则。而在学生学习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可以让学生自由组队互相传球、运球。另外,我们可以结合球类竞技性的特点,当我们在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时,可以把学生进行组队比赛,让学生通过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协作的能力。
        结语: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的学生群体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眼镜”、“小林黛玉”等等,全面提高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成为当前的迫切要求。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学生身体素质有较好的发展,我们才能够谈其他的教育,因此我们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适合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吴小强.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体育问题情境创设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5):8
[2]朱代勇.扬州市高级中学体育教学中“立德树人”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江苏:扬州大学,2018.1-82.
[3]王若冰.情境教学模式在中学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6.
[4]谢梦琴,郭继东.数学核心素养在高校中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J].统计学与应用,2020,9(02):248-2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