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尝新”实现“质变”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期   作者:陈秀丽
[导读]

陈秀丽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四小学  511800
【摘要】英语教学强调一个原则“听说领先,读写置后”,对话教学的目标就是激发学生说英语、用英语的兴趣和能力。只要是能对学生学习英语起到激发和推进作用的教学法都可以尝试,所有课程的有效改革都是在千万教者的不断尝新、总结和改进中取得成效的。笔者在对话课的几点新尝试,为学生灵活掌握英语对话的知识和技能提供了一个展示和提升的平台,让他们从“怕说英语”到“乐说英语”实现了一个“质”的变化。
【关键词】“捡词捡句”、“滚雪球”、“预设生辉”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166-02

        英语课本中的对话课是融汇了词汇和句型的文本教学,是英语课程单元内容编排的重要课时之一,更是培养和检测学生对单元重点词句学以致用的一种即场反馈,在整个单元教学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以往的区镇教研课中,绝大多数是研讨词汇教学和语音课“自然拼读”的课例,研究探讨出几十种高效实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供大家参考运用,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对于对话课的研究,一直来好像有点浅尝辄止。
        去年暑假我有幸被选派参加了本区的“English Teacher Training ”,几位来自英国肯特英语学校的外教连续六天的认真备至的学习培训,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Scarffolding dialogue” “Using dictation” “Teacher talking time vs Student talking time” “Creating a talking classroom” 等课堂实操让我醍醐灌顶!一股“听君几节课,胜教十年书”的强烈感觉!让我不得不好好反思教学以来的得与失。鉴于想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更出于对学生的负责,一年来在“听说”训练上我不断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法,力求保证课堂质量的同时,通过我的“尝新”操作,把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推上一个新台阶。
        一、听力训练尝新一 ——“捡词”“捡句”。
        英语教学强调一个原则“听说领先,读写置后”,对话教学的目标就是激发学生说英语、用英语的兴趣和能力。对话课中单纯性的“听录音——跟读——回答问题——再读——表演”的模式早已落后兼低效,尤其打击后进生的学习欲望。对此,在进入课文文本学习之前,我尝试一种“捡词”“捡句”的听力方法,意思就是让学生先不看书,集中精神先听一遍录音,听完后让学生自由说出你听到的任何内容,哪怕只是一个单词都值得肯定,这个尝试大大降低了听对话的难度,很好地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慢慢的一些以往“金口难开”的后进生也越学越起劲,从艰难蹦出一个单词到记得一个短语再到一个小短句,让我看到的是他们在不断进步!这样的尝新操作也是遵循了《小学英语教学法》中提出的:听力训练应贯彻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听力技能。
        二、听力尝新二 ——“滚雪球”。
        记得在假期Training的一节课中,Mr Duncan Cotton 播放了一个故事给我们听,没有出示一个字幕,每放一句,他就让一个学生跟着复述一句。


第二个学生复述完,原来的第一个学生必须重新复述一遍第一句,第二个学生再次复述他的第二句……如此类推,一个二十几句话的文本就在“滚雪球”式的不断复述又复述中让我们给背了下来!是不是很神奇?!是不是很惊讶?!这么好的方法不拿来用在教学中岂不是很可惜!于是,我的尝新二就在课堂中诞生了!
        例如:PEP English Book 6   Unit 1 < My Day  A let’s talk> (参考原文)
        S1: When do you finish class in the morning ?
        S2: We finish class at 1 o’clock.
        S1: When do you finish class in the morning ? S2: We finish class at 1 o’clock.
        S3: Then we eat lunch at home.
        S1: When do you finish class in the morning ? S2: We finish class at 1 o’clock.  S3: Then we eat lunch at home.
        ...
        这样新奇又好玩的学课文背课文,让学生感到特新鲜,本以为很艰难才能记下来的对话文本,就在轻松的“滚雪球”中不知不觉地掌握到了。这样反复的句子呈现方法其实就是遵循了《心理学》中的“有意记忆”法,让一些目标性事物通过不断地出现、反复输入,让人脑牢牢记住。
        三、尝新三 ——预设生辉。
        记得暑假培训时,Duncan 在一节课上给我们展示了一份报纸的图片和标题,大意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逃走了,然后他让我们自由交谈,想象为何男孩要逃走?全班同学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给出了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回答。有的说他偷东西,有的猜他犯了法,有的推测他是国际间谍……说的差不多的时候,Duncan把报道的文章改头换面弄成四份不同的材料,让我们合作找出四份材料中相同信息的就是真正的人物报道文章!如此脑洞强大的操作让我们对课堂记忆犹新!简直就是在挑战我们的合作侦探能力嘛。
        学了就要用,于是我也尝试着把“大胆预设”用在对话课上:例如 PEP English Book6 Unit 3 < My School Calendar  A let’s talk >
        我在出示课文前,先出示图片,让学生分组猜测讨论Zhang Peng 和 Mike会说些什么,从而激起学生对文本对话的探究欲望,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从而也为课堂营造一种自由、开放、活泼的学习氛围。很多学生纷纷预设Mike 四月份有两项活动:sports meet和English party.  Zhang Peng 五月份有一场school trip……
        S1 :  Hi, Mike ! What do you do in April ?
        S2:We have a sports meet and an English party. How about you ?
        S1 :  We have a school trip in May!
        S2:  Wow ! Great !
        ... 虽与课文对话有些出入,但这样的预设交流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交流兴趣,让他们有话可说,又有什么关系呢?对话课的目的不就是让学生“说”吗?我们甚至还可以学完新课后,在后续的课堂操练中让学生的预设发挥空间,让他们去大胆创编故事,实现 “ Creating Class ” !
        教有方法,但教无定法。我在对话课的几点新尝试,为学生灵活掌握英语对话的知识和技能提供了一个展示和提升的平台,让他们从“怕说英语”到“乐说英语”实现了一个“质”的变化。笔者认为,只要是能对学生学习英语起到激发和推进作用的教学法都可以尝试和展开,因为所有课程的有效改革都是在千万教者的不断尝新、总结和改进中取得成效的。
参考文献:
1、《小学英语教学法》广东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10月版
2、《小学英语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7月版
3、《小学英语教学技能培训教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3月版
4、陈剑《优化小学英语高年级对话教学的策略探讨》——《中小学英语教学》2019年2月(下半月)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