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地理的学习并没有关系到学生升学成绩,所以大部分的学生对于初中的地理抱着一定的兴趣,同时又没有太大的压力,教师应该要积极地利用这一点,为学生打下学习地理的基础,在地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读图能力。在初中的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本文就是探讨关于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关键词:地理教学;读图能力;初中学生
一、引言
初中地理尽管不是主要学科,但是在进入高中之后,地理的学习成为了多少文科生的心头痛,因此在初中阶段,教师就应该为学生打下学习地理的基础。读图能力是学生在学习地理时应该重点掌握的能力。但是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还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促使学生更加立体地、全方位地学习和理解地图知识。以下就是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的几点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方法。
二、发挥地图辅助教学作用,培养学生读图兴趣
学生读图能力的高低对于提高学生地理成绩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在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地理学科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直观教学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知识记忆,还可以通过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提高对地理符号的感知能力。
比如,学生在学习《中国的疆域》这一部分的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进行自我读图的阶段就掌握和牢记各个邻国或者濒海的名称,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领土范围。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方式,谈论关于自己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认识,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通过领土这一话题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利用学生的这一情怀引导他们课后自主查阅相关的资料。通过网络、报纸、书籍等多种途径,促使学生了解更多关于中国疆域的知识和图片,然后在第二节课的时候,让学生在讲台上进行相关的知识展示和讲解,最好是教师还能够结合地图复述一遍学生所查到的资料。这可以向学生强调地图认识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点与地图两者之间互相促进记忆,这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能够让学生深刻意识到读图对于地理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三、注重地图基本知识讲解,强化学生对图例记忆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认识地图,帮助学生能够整体、系统地掌握地理知识,地图就是地理的具体图示表达。
因此,想要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读图技巧的培养,需要对地图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地图知识,正确地运用地图技巧分析和认识地图,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的综合能力。比如说对于地图上的山川河流分布、比例尺大小的查看和转换方法、各地方的矿产资源分布等等。
在实际的教学之中,这类的知识最好还是采用编口诀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说“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湖南有湘水,甘肃有陇山”等,教师在演示这类口诀的时候,最好还需要参考一定的地图,两者结合起来一起教学,如湘水在地图上的走向等等。通过口诀与地图结合起来,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帮助学生在遇到此类知识点的问答的时候,能够快速的回答出来,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上可以节省许多的时间。对于地图上比较大量的图例的相关知识,教师只能够采用多种形式练习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如知识抢答认识图标、看图填空等,这些都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四、强化读图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俗话说,熟能生巧。这句话用在任何一个科目的学习上都是可以的。地图也是一个需要学习、解读、练习的功课。对于地图上对应的地理概况、行政区划、领土范围、经纬度分布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学生在不断地练习的过程中才能够熟练掌握。最好是学生能够养成看到地图就能够直接反应出是什么地方、相应的气候等等。因此强化训练可以达到强化记忆的作用,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许多地图地形的特点,从而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和判断,比如说中国的轮廓像雄鸡,意大利像马靴等,这些典型的特征在学生判断部分地图的时候,能够有重要的作用。具体可以让学生每天画一小部分的地图,比如说一次可以是跨越五个经纬度,激昂这一部分的地图,包括上面的图标以及区域形状等等都画一遍。长此以往,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读图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学生渐渐就会对地图掌握熟练了。
五、结语
地图的学习对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有很大的帮助,也是学生学习地理需要掌握的能力之一,是教师的重点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强化学生的读图能力,应该成为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点。通过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知识能力。
参考文献
[1].梁小平.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000(010):56.
[2].沙云美.探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数码设计(上),2019,000(002):241-242.
[3].马玉祥.中学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探究[J].新一代:理论版,2018,000(021):P.12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