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自主进餐中奏响“文明之歌”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第3期   作者:戴俐丽
[导读] 进餐是幼儿一日生活中最重要的环节,课程游戏化的理论中明确提出“重新认识和发现幼儿及幼儿的生活活动的游戏化”中要求尝试一餐两点由儿童自主完成。

启东市城北幼儿园        戴俐丽    
   
摘要:进餐是幼儿一日生活中最重要的环节,课程游戏化的理论中明确提出“重新认识和发现幼儿及幼儿的生活活动的游戏化”中要求尝试一餐两点由儿童自主完成。实施自主进餐不仅有利于幼儿手部肌肉的发展,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分享、助人、有序排队和珍惜粮食的积极情感。
关键词:自主进餐 分享 助人 有序 惜粮 
        在现代家庭中,孩子在家里都被视为掌上明珠.很多孩子有吃独食、浪费食物、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不想吃”、“不要吃”“是我的”等成了我们经常听到的话语。长此以往,孩子的自理能力只会越来越差,珍惜食物的意识越来越淡薄,较多的孩子也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本学期,我们幼儿园提倡幼儿自主进餐,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想先从一日生活中的进餐环节开始,组织孩子们自主进餐,从有序排队、分享、助人、惜粮方面,奏响“文明之歌”。
        一、共商规则,奏响有序之歌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自主进餐,我组织幼儿讨论自主进餐的流程及注意事项。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要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一起制定了就餐时的流程:如汤由保育老师用大的汤盆盛好,每天的值日生将勺子按照每组的人数分到每张桌子,每组小朋友分别以排队的形式取餐,值日生擦桌子打扫卫生等。
        第一天的自主进餐,孩子们显得尤其兴奋。我们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规则,让孩子们分组取餐。在取餐的过程中我不断的强调着要注意安全不要烫到手,可是看到每个孩子都小心翼翼地拿起勺子,一点点往碗里盛的时候,真心被他们的专注感动。我意识到我的强调或许是多余的。班里的嘉嘉小朋友因为好奇今天吃什么,总是迫切的想要插到队伍的前面探头去看。这时,有小朋友告诉他:“盛饭时不能插队”。嘉嘉有点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默默地排到了最后面。
        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之后的每次自主进餐,孩子们都能按照事先的约定:有序地排队洗手、有序地排队盛饭、有序地将吃完的碗放进水池、吃好以后搬好小椅子有序地坐在教室前面看书。这样有序的规定在实施了自主进餐以后,似乎成了孩子和老师之间约定俗成的规矩。自主进餐,真正奏响了有序之歌。
        二、图文结合,奏响分享之歌
        自主进餐的有序让我觉得倍感欣喜,但一次的取餐过程中,我却发现后面盛饭的几个孩子向我投来无助的眼神:“老师我们没有饭了怎么办?”。我有些诧异:“是食堂阿姨供给的太少?还是前面的孩子盛的太多?”我及时帮后面几个孩子解决了吃饭问题。之后,我注意观察几次取餐中孩子的盛饭量,结果却发现饭量很小的天天小朋友也喜欢将自己的米饭加的满满一碗。我并没有急着责怪天天,而是耐心地问他:“你盛这么多的饭可以吃完吗?如果每个小朋友都盛满满一碗,那后面的小朋友将会被饿肚子。”他用一种似懂非懂地眼神看着我。
        有人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当孩子能够想到主动和他人分享时,则可以帮助幼儿取得玩伴的信任.有次活动时间,我给孩子们带来了一本绘本故事《全都是我的》。孩子们在有趣的图文结合的故事中知道了分享的重要性。


之后,我还特意给孩子们准备了《红狐狸和蓝狐狸》《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月亮是谁的》等关于分享的绘本。慢慢地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会考虑会不会因为自己盛的太多,而导致后面的小朋友因为没有饭而饿肚子,他们会严格秉承“少盛多添”“吃多少盛多少”的原则。自主进餐,真正奏响了分享之歌。
        三、树立榜样,奏响助人之歌
        幼儿园老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是孩子心目中的榜样。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幼儿园中老师给老师的帮助,老师给孩子的帮助,无疑不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那天取餐时,班里最矮小的千千小朋友因为手臂力量不够,总是不能很好的盛到饭。这时,站在她后面的晨晨小朋友急了:“千千,你力气小,我帮你盛,我的力气很大的,你应该要多吃点饭。”说着,晨晨的小手就接过千千小朋友手里的饭勺,帮她盛好饭。千千小朋友用微笑向晨晨回应着他的帮助。
        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在从依赖别人到现在能去主动关心帮助别人,真是自主进餐过程中让我欣喜的。自主进餐,真正奏响了助人之歌。
        四、巧设游戏,奏响惜粮之歌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班里的个别孩子却有浪费之风.通过对喜欢浪费粮食的孩子的日常观察和对家长的谈话,我了解到了他们浪费粮食背后的故事:如孩子挑食、厌食;没有运动量不饿;平时在家家长没有做到好的榜样等。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途径,我发现通过游戏也可以帮助幼儿改善进餐习惯的“利器”.希希是我们班挑食、厌食比较严重的小朋友,那天吃饭我就故意将他的好朋友鸣鸣请到他的身边,对他说:“今天我请你的好朋友鸣鸣和你坐在一起吃饭,你和他比一比看谁先吃的最干净,好吗?”游戏规则一出,平时总是剩菜剩饭的希希居然破天荒地将碗里的饭菜全部吃下去了。我想:这或许就是游戏的魅力——没有“强迫吃”的压力,只有“我要赢”的游戏动力。有次户外活动,我注意观察希希的活动量,他是个不爱活动的孩子,但是喜欢做游戏,因此我便在户外游戏中加大了活动量,比如:“青蛙捉害虫”,需要连续蹲、起跳;“有趣的报纸”,把报纸贴在胸前快跑;“老鹰捉小鸡”需要不停的转换方向跑。在这些趣味游戏中,活动量与活动强度均加大,希希的食欲也明显增强。
        班里的孩子们也在一次次自主进餐的过程中遵守着规则,力争将自己碗里的饭菜全部吃完,班级的剩菜桶旁明显少了很多小朋友倒饭倒菜的身影,反而多了很多举着空空的碗对我说:“老师你看我吃的干净吗?”每当这时,我总是不由得对他们竖起大拇指。自从实施了自主进餐,班级里孩子的节约意识,珍惜粮食的氛围也渐渐浓了起来。孩子们也会互相比比今天你吃了多少,有没有把饭吃完等。自主进餐,真正奏响了惜粮之歌。
        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幼儿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做!幼儿习惯养成的不好终身受其累.”其实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只要能真正放开手,就会发现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自主进餐是我和孩子转变的第一步,孩子的自理能力是在一日生活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同时,他们的有序排队、分享、助人和惜粮的良好品质也是在自主进餐的“旋律”中学会的。我们要让吃饭这件事,真正变成孩子自己的事,要让文明用餐之歌真正奏响到每个人的身边。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