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第3期   作者:刘振国
[导读] 目前高中学生英语思辨缺席给学生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改变这一状况刻不容缓。

新疆建设兵团第七师高级中学   刘振国

摘要:目前高中学生英语思辨缺席给学生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改变这一状况刻不容缓。笔者陈述了目前的现状及就此现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借此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更好地培养会思考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关键词:思辨能力,教材,课堂提问,逻辑,教师发展
        一.为什么要突出思辨能力的培养
        我国目前中长期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之一是:“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我们知道教育给予学生的最大的财富是“能力”,而不只是记住大量的基础知识。身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段的中学生,更要学会思考,纠正学习中消极、保守、多错、低效的不良思维习惯,培养自己高效的阅读、聆听、观察、演讲和写作的能力,使自己能够从容应对社会的种种严峻的挑战。
        二.目前的现状
        而目前学生在英语课上存在以下问题:① 对现行教材不感兴趣,觉得内容老旧,课堂上积极性不高。②学生的功利性强,觉得只要会做题(选择题)就行。不重视课堂参与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深刻性。③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少有挑战性的思维活动,语言表达逻辑性不强。
        三.如何改变思辨缺席的现状?
        Ⅰ针对以上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改进英语教材,让学习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兴趣阅读,有内容可讲,有话题可以讨论。比如我们引进了21century newspaper,其中的阅读文章时事性、趣味性、欣赏性都很强.比如2011, October 10的Culture discovery里的Bring on the brains就说到了同学们非常喜欢看的The Big Bang Theory里面的男主角Sheldon Cooper。阅读前可以设置任务:Make a comparison of the character Sheldon Cooper and actor Jim Parsons. 通过对生活中的演员的性格和剧本中的角色性格的对比,同学们更加了解了演员在这个角色后面所付出的努力,更加喜爱这么一个木讷的物理学天才。
        Ⅱ就目前同学们功利性强,而且认为“考试又不考口语”,“课堂表现再积极老师也不会可你加分”等的情况,①可以采用课堂提问策略,增进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和参与度。
        课堂提问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尤为突出,因为外语课的互动不只是教学过程,也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的机会,而教师提问作为课堂互动的启动步,不仅给学生带来语言输入而且决定了其语言输出。
        提倡应该提的问题类型不是注重记忆的事实型,而是注重分析与综合能力的思考型;不是只有一个答案的封闭型,而是允许多种答案的开放型;不是检验学生掌握情况的展示型(display),而是用来交换信息的参考型(referential).那么这些问题怎么提出能使教学更有效呢?
        1)课堂提问的人际策略。
        通过Do you think +句子的结构来让学生参与到对话上来。例如下例,若采用非互动人主语(spiders),问句的功能纯粹是索取信息:而增加了听话人主语you的文句在索取信息的同时,还要求听话人对命题是否成立做出个人的判断。



        例如:Do spiders always survive the cold winter without shelters provided by farmers?
        对比:Do you think spiders always survive the cold winter without shelters provided by farmers?
        采用Do you know/remember/mean/或can you imagine+句子的提问方式。这种问句与采用非互动人主语(people)的文句相比,除索取信息外还具有交换个人想法的功能。
        2)课堂提问的逻辑策略。
        有效重复问题的设置可以让学生易于理解与问答,加强问题内容,强化提问功能,进而确保问有所答、对话顺利进行。可以用一些说明性的,解释性的话语进行重复使学生理解问题之所在并有针对性地思考如何做答。如:
        例如:What makes Xiang Yufang grasp the opportunity to develop his idea at home; that’s to say, what made him give up his good living and working conditions abroad and returned home to follow his dreams?
        在问题设置的时候,多让学生采用辨认假设、归纳和演绎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探索。 学生从多角度探索所学知识的内容,将自己所获得关于某一问题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提出一些深度问题,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评鉴,加强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使用,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②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合理分配任务,给每一位学生开口的机会,使每个学生有机会作为reporter来汇报讨论结果,如轮流做汇报工作。借此减少学生的惰性,减少学生甘于当一位默默无闻的听众的可能性,从而成为参与者,在小组中做好自己的那份工作,激发自己的创造力。
        Ⅲ 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更多依赖记忆、模仿、复述、很少从事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思维活动,因此学生的思维活动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不可能得到足够的训练和发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那种没有思想,没有见解的“空心人”,难有立足之地,所以提高思辨能力绝对是当务之急。“死去活来”可以说是对语言多层的生动描述:“死”是语言知识的记忆和积累过程,是模仿阶段;“活”是模仿之后的创新阶段。如果只有“死记、死背、死套”,就只能在固定的框框里徘徊,所掌握的语言是僵化的、机械的、死板的。然而没有这一过程,“活”不能安身立命,只能天马行空,没有章法。因此,第一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必要准备。同时,没有第二阶段的“活”—灵活创新,第一阶段就没有广阔的用武之地。第二阶段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在积累基础上的飞跃和升华。
        四.结束语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应在夯实学生英语基本功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一个具有思辨能力的理想的思考者习惯于勤学好问、博闻多识、相信理性、心胸开阔、灵活应变、在做出评价时保持公正、面对问题头脑清晰、探究问题目标专注、持之以恒地追求探究的问题与条件许可的尽可能精确地结果。所以具有思辨能力的人就拥有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我们应该为培养这样的具有思辨能力的思考者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孙有中  “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中国外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三期
2.杨雪燕 “外语教师课堂提问策略的话语分析”,《中国外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一期
3.温建平 “论翻译思维能力的培养”,《外语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3
4.李莉文 “英语写作中读者意识与思辨能力的培养”,《中国外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三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