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生为本"的小学语文课堂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第3期   作者:刘冠章
[导读]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构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课堂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加快学习进程。

广西马山县林圩镇新华小学   刘冠章 530600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构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课堂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加快学习进程。高效课堂的建设,不仅仅需要学生的配合,也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做出正确的引导。只有教师得到了学生的支持和配合,才能达到高质量学习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带动学生进行学习。同时重视新课改背景下,“以生为本”的课堂构建。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语文;教育方法
        引言:“以生为本”,顾名思义,是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运用,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不可忽视的,能够保证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可是目前很多教师无法正确的使用“以生为本”的教学方法,主要原因是因为无法与学生之间产生情感联系、没有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等原因。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课堂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融洽度决定了课堂氛围的是否和谐,铁的纪律和教鞭并不能使师生的关系更加和谐,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还有教师角色的转变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才是师生关系是否融洽的关键。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改掉往常的师道尊严的形象从单方面学生无条件尊重老师变成师生互相尊敬是很有必要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把传统教学里的掌握者变成权威者变成合作者或者伙伴类型的关系。在语文的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人人格和权利,实现公平对话公平交流,成立一种和谐如细风般的关系氛围。在教学中老师应树立良好的学生观,因材施教,以自身崇高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激发学生向上的心,以激情渲染学生,以精致的教学课程吸引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使得自身在学生心中的形象不断攀升,只有师生关系的完美和谐才能打开学生情感的枷锁,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点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创造出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氛围,实现语文教学的积极性。
        比如在教学《惊弓之鸟》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学习。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表现,适当的做出调整。教师要合理的安排铺垫的语言,让学生更快的理解嬴政和魏王之间的对话。对于文章前面的一些情节,可以适当地进行缩减,而对于难以理解的地方,比如大雁落伍的原因,教师要进行着重的分析。教师在上完课后,一定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程度,也可以适当的准备课外的教学材料,开拓学生的视野。当学生和老师之间,构筑起了友谊的桥梁时,学生那种畏惧老师的心理也就不会阻碍学习了。
        二、以生动语言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古人曾说过一句话:“如果说话没有文采,就不会传播的很远。”教师对于语言的感悟具有文采就像夜空之月,无人可争其辉,让人感觉独树一枝,纵观上下五千年学生都喜欢听故事,闻典故,谈古今,论美文,教师用丰富的内容吸引学生,用多变的形式打动学生,让学生沉浸在广阔无垠的语文天地,如果每一节课都精心如此,妙语如珠,词句华美。



如《春》的导语:提到春,我们就会想到新的生命,无穷的力量,内心洋溢的喜悦, 焕发萌动的,蓬勃生机的老人、小孩、男人、女人们都出来了;有的散步、放风筝、耕种、插秧……好一派春天的新气象……”学生听到这里怎能不心潮澎湃激情飞扬。教师教学语言的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足矣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加上轻重缓急的节奏,丰富的内容配合上抑扬顿挫的语调,适合的肢体语言与精神,引起学生的强烈的共鸣感,使学生了解作者的感情全身心投入语文学习之中。
        三、把握个体差异 采用分层教学
        教师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并组建小组,并针对学生学习基础以及特点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口语、朗读、听力、写作四方面的阶段性学习,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都可以得到相对应的收获和与自身匹配的学习进度,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大程度上与教学进度同步,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对学生进行入学测试,这样就会知道学生对于语文教学的基础掌握情况,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之后对学生进行单元小测试,方便掌握学生对于现阶段的掌握情况,,分数高的八十分以上定为学习能力强的分成一组,分数中等六十分到八十分之间的分成一组,六十分以下分成一组,在了解了学生学习情况之后就可以据此对教学计划进行规划调整,确保学生都可以在教学课堂上有所收获。
        学习的意思可以分为课堂上接受教学和课堂后的复习,分层教学对于课后的巩固也是必不可缺,课后的练习也要进行分层,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布置相应难度的练习题,学生之间虽然普遍存在着差异,但是想要提高语文水平课后练习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很好的巩固课上知识与对知识点的运用能力。
        比如,对于写作上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先从语言教学出发,使得学生能够顺利连词成句,同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并适当为学生准备一些额外的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强化写作。对于基础底子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拟定一些学习计划。
        总结语: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而师生关系的改善可以使学生对老师不在排斥,良好的学习互动可以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融洽学生的学习性趣也可以大大提升。“以生为本”,是新时代语文教学中的教育重点,也可以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成为全面型的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建华.以生为本 落实小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03):78-79.
[2]朱小花.“以生为本”构建小学语文课堂之我见[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06):53-54.
[3]赵永信.以生为本,动态生成——小学语文如何实现高效课堂[J].华夏教师,2015(08):82.
[4]蔡若竹.以生为本,立足创新,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5(09):124.
[5]顾瑛瑛.以生为本 促生发展——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生本化的构成[J].小学教学研究,2015(05):4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