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乡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第3期   作者:黄日朝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各学科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林圩镇七贤小学  黄日朝  530602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各学科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对于小学数学而言,想要提高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就需要教师能够重视小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传统教学理念当中,由老师完成教学,学生进行学习,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同时也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我国大多数乡村小学更为普遍。而为了能够改善这一现象,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如何构建乡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提出了相应策略。
关键词:乡村小学;数学教学;高效课堂
        引言:可以说为了能够有效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乡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就需要乡村数学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并深度挖掘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积极拓展丰富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转换课堂角色,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探索数学这一学科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还需要在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过程中,注重小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创造力,其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一、当前乡村小学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不足
        首先,在我国乡村小学传统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开展相应教学活动,由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案设置,在课堂教学环节利用板书、例题等教学方式向学生完成授课。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死板,同时效率很低,不仅教师教的辛苦,学生也难以直观深刻的理解。由于小学数学涉及到大量的概念、定理、尤其是相应的数学思维和知识体系是该年龄段的孩子难以完全吃透的。因此这种被动式的学习会导致学生养成不思考的坏习惯,等着教师将整理好的教学内容像喂饭一样喂给自己,无法对新知识进行主动分析和主动理解。
        其次,在乡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生活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很多乡村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城市学生存在加大差异。甚至可以说,我国目前人教版教材的编纂更加符合城市学生对实际生活的认知,包括其中的很多例题,如涉及到游乐场、游泳池等问题,都和普通乡村小学生的生活节奏有着较远的距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形成有效的情景构建,也无法让乡村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自身角色优势。同时在很多应用题的练习过程中,题干内容也和学生的认知范畴不相符,这就导致了乡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效率低下的另外一个原因。
        最后,由于教学理念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在我国乡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例如多媒体教学法,能够帮助小学生认知数学基础知识,演示例题内容,在构建教学情境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而我国乡村小学一方面受制于电子终端和互联网络条件的不足,另一方面很多乡村教师对新兴的教学方法不认可,没有深入掌握,导致了这些教学方法无法有效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环节中。同时还有分组合作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等,对于小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大有益处的教学方式,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对构建高效课堂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构建乡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建议
        首先,想要构建乡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就需要数学教师能够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深入研究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并根据其接受能力来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举例说明,比如:在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中租船这一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无法对该题型的内容进行有效认知,也无法清晰的理解其思维逻辑形式。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作用,让学生通过模拟分组的形式来实际体验租船的过程,并计算出如何租船才能够最省钱。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进行角色扮演的练习,对最快求得结果的小组进行鼓励和表扬。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加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这种教学方法就是针对小学生具象化理解能力较强,抽象化理解能力较弱的特点而开展的,让学生通过图形认知数字也能够为其今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运用树形结合这一思想奠定基础。
        其次,在教师授课和讲解例题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还需要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和状态。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构建相应案例体系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认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比如鸡兔同笼问题就是乡村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理解的一类问题,通过在现实生活中的仔细观察,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题干内容,清晰其中的动物数量关系。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能够大量运用乡村小学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举例,再比如在学习乘法分配律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用小明家和小红家去买粮食,小明家三口人,小红家四口人,每个人能带小麦 8 斤,大豆 3 斤,玉米 5 斤,求所有谷物的重量。这种教学案例,不仅能够让小学生快速形成画面,理解题干内容,和生活形成观念,对于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有着重要意义。
        最后,针对教学条件不充分,或者网络条件不具备的乡村小学而言,教师也可以结合相应教学道具的制作,让小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把握。比如在认知几何图形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小学生利用硬纸板的材料来代替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画图功能,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制作相应大小的几何图形,并对其边长、周长、面积等数据进行计算,加深对几何知识点的掌握。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对于构建以学生为核心的小学数学课堂,充分培养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结束语: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构建乡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就需要教师能够深刻认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重心地位,并且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以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教学素材,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的认知习惯。同时乡村数学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小学生能够真正认识数学学科的价值,养成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卢富娜.关于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J]. 学周刊,2017(19):79-80.
[2]张中伟.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 亚太教育,2015(35):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