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孩子们的支教故事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第3期   作者:周小平
[导读] 在这个天高云淡的九月,刚刚褪去了炎炎夏日的炙热,夹杂着丝丝秋日沁人心脾的凉意,我踏上了期待已久的最美支教之旅。

宜都市幼儿园   周小平

        在这个天高云淡的九月,刚刚褪去了炎炎夏日的炙热,夹杂着丝丝秋日沁人心脾的凉意,我踏上了期待已久的最美支教之旅。
        我所支教的幼儿园在宜都周边一个山水秀丽、恬静清新的小乡村里,依山傍水而建,山是被当地人因典故取名“石羊山”的小山,水是旧时作蓄水灌溉用的大水库。一条弯弯曲曲的马路,是通往这里的唯一途径,每天清晨山中雾气缭绕,朝阳犹抱琵琶半遮面时,我和孩子们便踏上了这条小路;傍晚,路边得的村舍、青烟相映成趣,我们带着一天的收获在最后一丝夕阳隐没前归去。
        我所在的班级是一群5-6岁的大班孩子,26个孩子中就有17个孩子是留守儿童。面对我惊讶的反应,园里老师见怪不怪的告知我说,乡村幼儿园大部分班级都是如此的景象,有的班级甚至95%以上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多,对于班级工作的开展上而言,意味着孩子的心灵会更加敏感,动手能力更加薄弱,家园共育更加难以沟通协调。面对大大出乎意料之外的实际情况,作为一名信心满满的带着自己的经验来支教的幼儿教师,我在那一瞬间生出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随着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细数26个小精灵们,会有这样一幅画面油然而生;有爱笑的帆帆,聪明的天宇,好动的宝宝,腼腆的俊哲,安静的瑞瑞……16个男生,10个女生,各个都用自己的姿态走进来我的心里。说实话,刚开始面对这些小家伙,我是手足无措的。刚来的那两周,我每天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排队”、“小嘴巴,不说话”.那时,带小朋友上厕所,这看似简单的事对我来说无疑都是一项挑战。一到室外,他们的身上好似长了翅膀,一刻也不想停下来,爬树、追逐打闹。随着与孩子们点滴相处的时间累积,随着我的学习和改进了一些教学和管理上的方法,我们渐渐地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达成共识,友好和谐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支教生活渐入佳境的我却发现在这样一种清新隽永、令人流连的环境中,乡村里的孩子们如同山水气质一般善良、纯朴、暖心。
        同同小朋友是一个对色彩和线条都不太敏感而又自尊心强的男孩子,每次绘画活动,他都会把图画纸的两面都涂画满,而且还满脸陶醉的样子。


一次,绘画活动快结束时,一个小朋友大声地叫起来:“老师快来看呀,同同又在乱画了!”经他这么一嚷,一桌的小朋友都围了过去。同同本来就是一个自尊心强的孩子,此时他立马瞪着他那双大大的眼睛,使劲鼓着腮帮子,双手捏紧了双拳,对围观的小朋友马力全开的释放着他愤怒的信号。我连忙走过去一看,原来同同画了一个大大的太阳,他把太阳一半涂成了红色,一半涂成了黑色。我轻轻地抱了抱同同,轻轻地安慰他:“老师知道同同很厉害。你可以告诉老师,这个太阳为什么变脸了呢?”在我的鼓励下,他告诉我,年纪大的爷爷每天下地干完活身上都晒伤了,可是要是不多干点儿田里的活就干不完了。要是太阳不要那么红爷爷就可以不会被晒伤了,所以把太阳涂了两个颜色,一半黑色照爷爷也不被晒,一半红色照着小朋友们玩……多么贴心和富有想象力的孩子!同同真是给思维模式固化的我上了一堂生动的绘画课,同时他稚嫩结巴却暖心的语句也融化了我疲倦的心。多么细心而温暖的孩子,留守孩子或许没有城里孩子丰富而绚烂的娱乐活动,但他们却懂得大人的不容易,懂得心疼自己的爷爷奶奶,用自己仅有的单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当我把同同的想法告诉给小朋友的时候,小朋友不再嘲笑了,有的说:“同同真棒”有的说:“同同真爱他的爷爷。”孩子们似乎也懂得了同同那份小小的却令人感动的暖心的爱,他们都流露出一种向往的眼神,似乎他们也在期待什么。
        假如我以成人的眼光来评判孩子的作品,而无视孩子的年龄特点,我怎么会听到如此暖心的艺术故事?绘画是孩子的第二种语言,孩子常常用线条和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愿望和情感,如果不走进孩子内心,怎么能挖掘出图画所表达的深沉意义。如果我草率地对待同同的作品,斥责他乱用色彩,那么同同的想象力和积极性必将受到挫伤,而我们也不会读懂绘画的背后还有那么暖心的故事。
        与孩子们朝夕相处,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具有教育意义,对孩子们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的感受敏感脆弱,想象大胆奇特,情感丰富细腻,我必须毫不犹豫的重视起来,抓住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施加教育影响,用爱心启迪他们的智慧,用耐心开启他们的心扉,用细心呵护他们的心灵。
        支教工作是忙碌的,也是充实的。尽管有着种种的困难,比如路途遥远,生活不便,孩子幼小,但我依然风雨无阻.回想这一年来的支教时光, 在这个民风纯朴、思想传统的乡村幼儿园,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我都能做到一一去克服.我可以自豪的说,我不虚此行,我的支教生活是幸福而充实的,因为我踏踏实实的工作过、全心全意的付出过、踏踏实实的学习过、用尽爱心奉献过,最为重要的是我收获了26个孩子美好的陪伴时光和温暖的心灵故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