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第3期   作者:袁德川
[导读] 在新时期下,我们开展教学活动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该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创新精神、核心素养、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素质,从而为学生的未来深入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   袁德川

【摘要】:在新时期下,我们开展教学活动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该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创新精神、核心素养、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素质,从而为学生的未来深入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   有效性   策略
        在高中学习阶段,很多学生存在这样的问题:觉得数学这个科目枯燥,乏味,学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数学的学习上缺乏兴趣和主动性。很多学生学习数学都是在父母和老师的督促下,为了高考能考一个相对不错的分数。所以他们在学习数学上往往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认识,采取功利的手段,作为老师必须纠正他们不正确的认识,高中数学教师也提出和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形成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从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阐述,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路和参考。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数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虽然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较之初中阶段具有了一定的发展和形成,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依旧单纯地以言语来进行理论式的数学知识讲授,不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知识的理解也会增加难度。创设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情境中进入数学世界,形成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
        二、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
        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是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良好创新思维和核心素养生成的重要条件,然而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大多数高中数学教师往往会忽视这一重要内容,盲目地对学生进行拔高,在学生基础不牢固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并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使用有效的、创新性的方式使学生形成牢固的数学知识体系,为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和良好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从而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学习“三角函数”这一节内容时,其中涉及了大量的公式和概念、定理等,如果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学生记住这些内容,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倦怠,因此,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让学生学会灵活地记忆,首先,我让学生回忆初中时期学习过的三角方面的知识,以抢答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回憶的内容在班上分享出来,每次学生回答对一条,我就会给予一份小小的奖励,直到学生将初中时期的三角知识完全回忆起来为止。在学生回忆完之后,我再带领学生探索新知识。并且,在三角函数的讲解过程中,我着重让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即表示的是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比例关系,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仅记住sin、cos、tan这三个基本的三角函数,根据这三个函数推导出其他的函数。这样,让学生以这种灵活的学习方式进行记忆,学生的基础知识体系构建会更加牢固。



        三、重视数学“再创造”过程
      再创造教学理论是由荷兰数学教学家弗赖登塔尔提出,其核心观点为:反对将已加工好的成品强制灌输给学生,而强调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该理论认为数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容易进行再创造的学科,其本质系统化人们的常识,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参考之前的认知提出猜想,通过实践进行证明或反驳,最终得到真理的过程。
        在利用“再创造”原则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把数学教学当作类似于类似于音乐,艺术创作一样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活动时间,让他们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从而激发创造欲望。那么老师在课堂一开始时,向学生提出一些实例,让学生体验像数学家一样的创造过程。比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合理认知对某一公式或法则进行猜想,然后加以论证,建立理论联系,形成体系.“再创造”理论通常适合一些较为抽象概念教学,能鼓励学生探究性质之间的联系,对于数学能力,实践探究能力都有所提高.此外还能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为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我们有必要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设备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的画面展现出来,并通过色彩、声音等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和吸纳数学知识,并促进学生良好创新思维的生成。
        比如,在学习“椭圆”这一节内容时,我使用了多媒体导入的课堂导入方法。在正式开始授课前,我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有关卫星运行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接看到卫星运行时的轨迹,从而顺利地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椭圆,并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利用多媒体将数学知识,尤其是几何方面的知识呈现出来,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五、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的内容中的抽象知识是源于生活实践,是对生活实践内容的抽象化的概括。因此,要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只是以抽象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的活动显然是不行的,要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取得实效,教师就必须要重视在教学中让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内容紧密的结合起来,只有这样的数学教学才能够真正的发挥数学教学的实效性。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重视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理解抽象数学问题的能力。
        总之,高中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重视起教学的有效性,积极进行教学实践探索,找出有意义和价值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开发学生的综合潜能,使学生拥有更好的状态面对高考以及未来各方面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魏静.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6(4):95-96
[2]户燕.论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