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提高小学生习作自改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张艳媚
[导读] 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多的教师都会认为作文的批改是教学中最大的难题,尤其是小学生的作文,由于他们的心智发育不完善,写作的基本技能欠缺,所以,在习作中时常会出现问题。

广东省东莞市沙田镇中心小学  张艳媚

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多的教师都会认为作文的批改是教学中最大的难题,尤其是小学生的作文,由于他们的心智发育不完善,写作的基本技能欠缺,所以,在习作中时常会出现问题。作文批改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教师费力费神,最终所起到的效果仍然不佳。因此,教师应当重视起对小学生的习作自改能力培养,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并促进他们的习作能力发展。本文主要对提高小学生习作自改能力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为小学习作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自改能力;策略
        在我国的新课改中有这样的规定“要重视学生的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能力的培养,重视习作能力的提升”。虽然很多好的文章都是一气呵成的,但更多的好文章是在不断的修改中逐渐完善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在习作之后培养他们对于习作的自我修改能力,不仅能帮助他们提升写作的能力,同时也能有效的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未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下面将对提高小学生习作自改能力的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一、激发学生作文评改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要想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能力和习惯,关键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新课标当中比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主张利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教学[1]。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批改中应当将传统的方式彻底的摒弃,并且将这种批改的权利下放,让学生参与到作文的批改中去,真正的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在作文的批改中,学生的角色产生了转变,从原本的看客逐渐的成为了主人,这种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能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当经常的与学生进行经验交流,或者与学生共同来进行一篇文章的修改,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再或者利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唤起学生对于修改作文的强烈积极性[2]。此外,在进行作文批改中教师应当对学生习作中的一些优点和发光点进行放大,让学生能了解到自己习作中的优势所在,从而唤起他们批改和习作的积极性。当然教师还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展示机会,让他们将自己优秀的习作进行朗读或者展示,以此来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并感受到习作的修改为自己所带来的愉悦感,从而积极努力的不断向上发展。
        二、明确作文修改的要求
        如果说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和动力是展开小学生习作自改能力培养的基础条件,那么明确修改的内容和要求就是促使他们能力提升的关键。教师在对学生发布修改习作的指令以后,还要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到修改的要求和规定,并且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习作的方法。只有在这样系统并且有一定约束的条件下进行练习,才能逐渐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提升他们修改的能力。首先,教师应当将一些常用的修改符号对学生进行普及,以便于学生在修改过程中能更加的规范化,同时能够正确的使用符号。同时,教师应当明确修改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到习作中内容的具体要求,语言方面的通顺和修辞的正确使用等。只有在写作的基础上提升,才能逐渐的求得当中的情感上升。其次,教师对于学生在自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当及时的加以改正,帮助他们提升习作的质量和修改的效果。
        三、掌握常用的作文修改方法
        学生在写完作文之后,教师经常会督促学生对习作进行检查和修改,但在这个过程中很少有学生真正的会去进行修改。


即便学生想要自己进行修改,很多时候也并不知道从何入手,不知道到底哪些部分需要进行修改。因此,作为教师应当积极地将正确的修改方法教给学生,并有计划的一步步将修改的方法告知学生,促使他们能够对修改的要领有所掌握。对习作的修改教师应当中字、句、段落和标点等几个部分入手,看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使用正确等。同时对于习作中经常出现的通病问题,教师应当教给学生修改方法——删,增,换,补。“删”就是对习作中多余没有用的句子和词汇进行删除[3]。“增”就是对内容中一些比较孔洞的部分采取适当的词汇增加,促使整句话能更加的生动化.“换”代表的是对一些不合适的词汇和句子进行替换。“补”就是补充的意思,通过词汇等补充让整个文章显得更加充实,同时内容更加的优美。
        四、丰富作文自改形式
        (一)教师示范
        当学生在课堂中完成习作之后,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浏览,并重点将一些有代表性的习作进行评价,并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然后与同学之间进行相互讨论和修改。在进行示范修改的过程中要对小中的每一句话都进行详细的讲解,看当中有哪些内容是需要进行修改的,并且要边修改便说明,让学生能够直接的了解到教师平时对习作修改的过程,并掌握基本的习作修改方式[4]。此外,教师也可以将学生一些优秀的作品片段进行展示,并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表扬和鼓励,这种鼓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够结合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个人修改法
        学生完成习作后,教师应当按照自改的要求和规定来进行自我修改。在修改之前应当让学生先对自己的习作进行朗读,在朗读中找到自己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叶圣陶说过“读,对于修改文章来说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在写完东西之后应当先对自己的写的东西进行朗读,这样才能更好的找到问题所在,并从自己的听觉中找到当中不合适的地方,从而进行修改。通过对自己作品的朗读还能对当中一些细节上的内容进行修改,尽量将文章进行理顺,提升习作的质量。
        (三)同学互改法
        小学生本身由于在思维能力和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在习作当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只通过学生的自我修改根本不足以将其完善,对此,应当在自我修改的基础上充分的发挥出同学之间的群体作用[5]。同学之间的互改能够将问题放在比较浅显的层面上,同时也能让每个学生都能自己当一回小老师,帮助别人进行改正。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习作修改的积极性,由于学生对于问题理解的程度不深,因此在进行修改的过程中,更容易发现他们这个年龄段比较容易出现的失误。例如,在文章当中,标点的使用是否正确或者文章中是否出现了病句等等。同学之间用他们的语言来进行相互批改,更加容易让学生进行理解,这对于他们的习作修改能力上升也将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小学生的习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对于教师来说一个人要完成一个班级甚至更多学生的习作批改,不仅工作量大,同时对于学生来说也难以产生提升和促进的作用。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学生自改能力的培养,从自改和同学互改等方式中促使学生能了解到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提升习作的质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