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王欣
[导读] 激励机制是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辽宁大连大房身小学   王欣    116000

摘要:激励机制是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的儿童具有较高的模仿性和榜样性,通过不同的激励内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其潜能,提高综合素质。激励机制是应用于小学班级管理的常用手段,具有较高的实践性和有效性,在班级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是提高班级氛围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激励  管理  应用
        在班级开展的各项工作中,班级管理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一年级刚入学的学龄儿童,在新环境中生活学习,树立良好的班级环境和氛围是新组班级首要开展的工作,其中激励机制的应用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激励机制建立“榜样”形象,可以更快更有效的建立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现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就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作一些初步的探索研究。
        一、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就是让学生建立阶段目标,通过努力达成一定的任务去完成所定的目标,在达到目标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班级制定的奖励,例如展板的小红花,星星卡等。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不断约束自己的行为,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新奇且有吸引力的目标,能够非常有效且快速的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激发不断努力的斗志。在确定目标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一下几点问题:
        1、目标要顺应学生当下发展的程度,不可过于追求“大,高”。例如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应首要发展学生的行为习惯,适应学校生活及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定各种阶段目标时应考虑其可能性,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目标才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否则,不但不起激励作用,反而会起到消极作用,使学生对目标激励无动于衷。
        2、目标的制定应是多维度的,单一的激励机制只能激发小部分学生的动力,多维度的目标可以尽最大可能使班级学生都进行参与.学生的潜力和能力各有不同,多维度不仅可以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也可以使学生发展潜力,提高动力。
        3、在目标达成后,可以运用班级合理的奖惩手段,对学生目标达成的状况进行总结,明确经验和不足,才能达到激励机制的核心目的。



        二、“担当”激励
        “担当”激励本质就是是学生在班级有所担当,承担各部分的角色,例如班级干部、小组长等,在承担责任的同时,不仅能够约束自己,还可以督促其他同学,使每一个学生在班级都有担当,易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在“担当”激励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所“担当”的责任要符合学生自身特点。每一位学生的性格能力不同,在交给他角色的时候要符合他的性格特点,有能力胜任角色,有能力完成布置给他的任务,体会责任的力量,发展潜力。
        2、在角色选择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主观意见,有兴趣,有能力做好才会发挥力量,强加责任不仅不会达到效果,反而会打消其积极性。
        三、“榜样”激励
         一年的孩子具有较高的模仿性,在班级树立小榜样,让学生有目标参照,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榜样的建立是多元的,例如我们班级有纪律小榜样、学习小榜样、劳动小榜样等,发挥多维度的力量,使大部分孩子都可以参与“榜样”评选。“榜样”的树立可以有效的促进孩子的上进心,提高自身素质。
        四、班级合理的奖惩激励
        班级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有章可寻,有度可依,适当的奖励可以激发学生更大的动力,适当的惩罚可以鼓舞学生的斗志,奖惩相结合,班级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且有效。在运用奖惩激励时,要注意及时性,出现问题及时给予惩罚,印象更深刻,改正更及时,得到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巩固经验,激发更大动力。不论是奖励或惩罚,都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过多过少都易于产生反作用。
        五、参与激励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不应是传达者,应该是倾听者,孩子的意见和建议是他们对班级建设贡献的小力量,每人一份小力量聚集起就是班级的大力量。学生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不仅会更加珍惜班级取得的成绩,也是凝聚班级力量的重要过程,在参与中发现自身潜力,也是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手段。
        综上,多方面的利用班级的激励机制,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对于建立良好的班风班貌,提高学习效率和行为习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