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缺失危机和化解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陈晓敏
[导读] 在我国经济体系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部分农村人都选择进入城市务工,随之出现了诸多留守儿童,这一问题需要关注和重视,留守儿童属于特殊群体,其教育问题日渐突出。

浙江省乐清市芙蓉镇雁湖学校   陈晓敏

摘要:在我国经济体系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部分农村人都选择进入城市务工,随之出现了诸多留守儿童,这一问题需要关注和重视,留守儿童属于特殊群体,其教育问题日渐突出。本文主要分析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问题,并进一步阐述优化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 留守儿童 德育教育 问题与对策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发展发展进程中产生的特殊群体,随着农民外出务工数量的增加,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渐明显,因为留守儿童长期缺少家庭教育,且农村小学教育模式与教育体系较为传统、落后,长此以往就会使处在重要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出现道德问题,同时生活与教育环境也会面临很多危机和影响。
        一、分析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问题
        (一)家庭教育缺失严重 心理问题加深
        心理需求对每一个人来讲都十分重要,可以将其称之为人性的需求。针对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来讲,因为他们的年纪相对较小,同时自己的生活都有隔代亲人来照顾,可以满足他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但是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自己的身边,就会使留守儿童的心理缺少安全感与归属感,这种长时间的心理情绪堆积,就会使留守儿童出现不自信或严重的自卑心理,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心理需求长时间得不到满足,同时还有家庭教育的缺失[1]。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都认为给予孩子物质补偿就是最好的回馈,没有与孩子沟通,也不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使孩子体会不到父母的温暖和对自己的呵护,进而使孩子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性格孤僻、脾气暴躁以及不愿意与身边的人进行沟通和互动。
        (二)学校只重视知识教授 忽视了对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
        在农村小学教育体系中,大部分教师都认为知识讲述才是教学重点,忽视了留守儿童心理需求,将其视为与其他学生一样,只重视学习情况与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习成绩等,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情感交流不到位,这样就会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自我封闭以及逃学厌学等问题。另外,农村小学也没有针对留守儿童群体设置心理疏导环节,使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始终得不到排解[2]。



        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问题的化解对策
        (一)加强农村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
        学校可以说是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针对于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来讲,学校与教师有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其中教师是实施者,处在主导位置,所以说,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德育教育的效果。留守儿童群体基本上都是农村,甚至是较为偏远的山区,这些地区师资匮乏是常见现象,对留守儿童进行全方位的德育教育无从谈起。基于此,想要提升留守儿童德育教育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十分重要。在过程中需要对农村小学教师进行督导,使其可以认识到提升自我修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同时还要使农村小学教师充满爱心,肩负起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3].另外,如果学校条件允许,可以配备专业的德育教师,因为专业的德育教师都经过专业学习,有着良好的教育技能,其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发育与行为,同时还可以及时发现留守儿童可能会出现的德育问题。此外,还可以定期组织开展德育讲座,邀请留守儿童听讲,这种心理辅导可以有效改变留守儿童的不良心理活动。
        (二)健全与完善学校教育
        学校是留守儿童集聚的地方,学校不够重视德育仍然是留守儿童德育缺失的主要原因。所以,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必要时可实行留宿制。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建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模式,利用假期或期中考试,召开留守儿童家长座谈会,增强学生家长对留守儿童的重视和了解,增进学校和家长的合力,提升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二是增强留守儿童法制观念教育,提升遵纪守法意识,可采取模拟法庭进课堂的形式进行,提升法制教育的感染力[4];三是可增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留守儿童了解心理健康的意义及对自身成长成才的重要性,让留守儿童科学认识心理问题现象,传授解决及调解心理危机的办法和途径,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和排解,引导他们正确走出人生困境和灰暗期;四是加强管理,要求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儿童进行登记备案,专门管理,以区别对待,实施留守儿童留宿制,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教育和管理。
        结束语:
        结合全文,人的一生儿童阶段的成长十分重要,可以说儿童教育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以,针对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来讲,对其进行德育教育十分重要。在过程中,学校与教师以及家长应形成合力,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像家一样的“巢”,同时教师也需要肩负和承担起向父母一样的家庭教育以及成长式教育,这样才可以使留守儿童心理得到满足,进而解决留守儿童德育缺失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红艳.新形势下"留守儿童"德育缺失问题成因及对策探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 000(003):P.138-138.
[2]刘东源.尊重和赏识——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及对策探讨[J]. 好家长, 2019, 000(007):P.55-56.
[3]林芗.网络环境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模式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现状与对策[J]. 语文课内外, 2018, 000(010):275.
[4]叶伟坚,邓林娜, 丘晓玲. 基于学校教育的乡村中学留守儿童德育发展的探索——以广东省陆河县乡村中学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02):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