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市姚江中学 张丽君
[摘 要] 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读写整合”是实现写作教学日常化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顾此失彼,存在语言输入与输出不对称的问题。本文以Anderson目标分类为依据,提出“微写作”教学,探讨如何分阶段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培养学生准确表达、流畅表达和自由表达的能力。
[关 键 词] 读写整合;微写作;实施策略
一、引言
“读写整合”是联系阅读与写作的桥梁,同时也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它要求英语教师深层次利用教学文本、实现阅读与写作的迁移互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素养。
二、初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现状
“读写整合”概念的推进,给原本缺乏生气的英语写作教学注入了活力,笔者有幸聆听了2018“前沿课堂”全国初中英语新阅读新写作教学案例,并结合身边一线老师的教学实践,发现初中“读写整合”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参与两极分化
很多教师在多角度,深层次地解读文本以后,把教学目标设定为整个语篇的仿写或思维渗透,教师的期望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脱节,导致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茫然不知重点,只有极个别程度较好的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节奏,写作课成了“沉闷”的代名词。
(二)范文支架模糊不清
《Go for it!》教材的阅读文本虽是经过编者的精心筛选,但只能保证各有侧重点,有些教师拿来主义,缺乏甄选和挖掘,导致支架的搭建与最后的输出任务脱离,学生输出时按照已有的经验只言片语,或信息感不强,或逻辑性较差。
(三)当堂写作浮光掠影
有些教师为保证输出环节的顺畅,对范本的解读与示范占据了课堂绝大部分的时间,当堂写作任务则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还未展开就匆匆结尾,最后沦为课后作业,存在着过程缺省或评价不到位的现象。
三、微写作对读写整合的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面对学生的实际能力与课堂上捉襟见肘的写作时间,构建“微写作”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所谓“微写作”就是用较少的时间完成微小的写作任务或部分写作的任务(凌勇,2017),即从我们一贯的“writing for all” 转变为 “writing to points”,它可能是一个词的造句也可以是3-5个句子构成的句群.笔者认为“微写作”可以降低对阅读范本的要求,减少学生对写作的恐惧感,从而实现读写整合的当堂实现。
四、微写作在初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初级阶段——准确表达
初级阶段的“读写整合”课主要针对七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要培养学生读写的兴趣,帮助学生初步体会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以英汉句子结构的异同作为切合点,引导学生尝试简单句,掌握英语写作的基本规律,避免Chinglish。
1.词汇化碎为整
七年级学生已有不少词汇的积累,但是比较表层和零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文本词汇分类、话题化或者造句。例如在教学七上Unit4 2b时,笔者让学生针对代词(如I, me, my, mine)写句子。有学生写道:This is my room. I think it’s very tidy. My schoolbag is on the chair. A basketball is under it, but it’s not mine. It’s my sister’s. she often plays basketball with me.在这一微写作过程中,学生运用了新学词汇,并关注到了代词的不同用法。
2.句法结构化
过多的语法知识讲授只会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恐惧心理,教师可以把文本中的语法知识变成一个个句法结构,通过相同形式的结构句,去简化语篇,实现以读促写。例如在教学七上Unit7 Mr. Cool’s Clothes Store 时,笔者先引导学生学习两种句法结构:
A.Green sweaters are 15 dollars. ( _______ is/are________.)
B.We have green sweaters for 15 dollars. ( _____ have/has _______+介词短语)
了解句法结构后,笔者设置微写作任务:让学生利用2b中的插图仿写句子,在此基础上解读2b,学生会发现整个文本就是这两个句法结构的交替,而且随后的Unit8 和Unit9 也是同样的句法结构,大大减轻了学生的理解和写作负担。
(二)中级阶段——流畅表达
中级阶段主要是模仿与积累过程,模仿不是一成不变的复制,而是学会用不同形式表示相同的信息,同时以相同形式套用于不同的信息,让学生在记住语言形式的同时更要懂得如何灵活运用(何自然,2005)。
1.写长法
写长法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初明教授最先提出的,广义上,“写长法”不是作文教学法,不受作文理论的限制;狭义上,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运用各种主从句和复杂句型的机会,比如在教授八下Unit9 Singapore时,笔者设计了模仿课文重点从句的微写作:①It might seem strange that…②One great thing about…is that… 学生通过任意话题的仿写,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又比如在教授八上Unit10 If you have problems…时,笔者设计了如何通过举例子写长的微写作任务:When I have problems, I think it’s necessary to __________. I once… (personal experience),通过该任务让学生关注范文中问题处理的方式,同时学会用“举例子”写长的方法。
2.衔接训练
衔接很大程度上指连接词的应用,当然也可以是paragraph building,教师可以采用段落仿写、改写等方式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衔接和连贯意识,比如教授八上Unit4 Who’s Got Talent?最后一段时,对Talent shows的评价共有5个句子却没有明显的衔接词,但是通过文本解读,学生发现该段落逻辑为“A观点-原因-B观点-原因,于是笔者就设计了让学生将此段落改写衔接词的微写作.有学生写道:Some people don’t enjoy watching talent shows, because they hold the view that the lives of the performers are made up. However. others think differently. They say these shows are fun to watch if people don’t take them too seriously.And one great thing about these shows is that they give people a way to make people’s dreams come true. 通过反向改写,学生同样能体会衔接词的重要,并理解范文中的隐性逻辑。
3.写作顺序
初中阶段的写作顺序主要有时间、过程、空间、因果、比较、类别等,教师可以通过同主题多文本的方法,选择典型的文本进行渗透。比如教授八上Unit5 Mickey Mouse 时,对于timeline 笔者设置了如下微任务,要求学生给自己的经历设计一条Lifeline, 并用一句话去注释每个点发生的事情,学生积极性很高。
五、结语
值得注意的是微写作的各个分阶段并不是完全分离的,具体实施中教师要不断重复与渗透,同时要增强同伴间的互动以帮助拓展思维并做到及时反馈。读写整合,需要从阅读中取“经”,从阅读解码中修“道”,阅读与写作教学必须如影随形。当然微写作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教师脑中有构思,课上有生成,学生才会笔下有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