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刘文栋
[导读] 道德与法制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制意识,让学生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法制教育,塑造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思想观。

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第二小学  刘文栋

摘要:道德与法制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制意识,让学生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法制教育,塑造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思想观。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成为相关教学工作者需要着重探究的课题之一。教师要立足于小学生的特点,结合小学道德与法制的教学目标制定有效的措施,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措施进行相应探究,通过制定有效的措施,不断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使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更加符合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要。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性;教学措施
        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小学生作为今后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在基础教育阶段奠定学生良好的法制意识以及崇高的道德思想,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促进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教育的意义也更加凸显,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强调了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的重要性。相关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当中就要针对教学目标采取有效的措施,构建高效的道德与法制教学课堂,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解决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深入了解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能够为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教学工作者只有通过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立足于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要求,寻求新的方法,才能够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
        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是立足于小学教材而开展教学的,教材的编写内容大多数是来源于实际的生活案例。尽管内容具有较强的真实性,也是很多学生在生活当中能够接触到的事件,但是理论知识人就占据了教材的大部分篇幅。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仅仅是对这些理论知识进行传输和教学,这些理论知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生涩难懂,学习兴趣不高,不能够通过这些知识引发学生共鸣,从而也就不能够引导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和认知。除此之外,很多教学工作者在教学的时候,往往是立足于教学大纲的目标,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种参照教学目标,缺乏和生活实际联系的教学内容,限制了学生的学习[1]。



        (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未受重视
        尽管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理念已经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但由于应试教育的理念在教师的脑中根深蒂固,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够很好的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应试教育当中,教学工作者更加注重学生语文数学科目的教学,而道德与法治偏居于副科的位置,这种大环境下就导致教师不重视该课程的教学,学生也不注重该科目的学习,从而直接导致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效率低下。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措施分析
        (一)转变观念,重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作用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构建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模仿性较强,认知能力较高。但由于小学生的年纪上小缺乏正确的是非观,所以就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与法制教学,让学生通过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能够了解生活当中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规则,只有这样才能够约束学生的行为,让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规则范围内进行相关的学习和生活活动。而且在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之后,会一直利用这些规则来约束自己,拒绝诱惑,规范言行。因此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教学工作者应该要转变观念,重新审视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价值,从而重视该科目的教学,在课堂当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道德与法制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发展[2]。
       (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在课堂上构建丰富的教学内容,能够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视觉上让学生的学习更有体验感,在多媒体的引导下,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学习道德与法制的相关内容。比如在教学《外出做客,衣着整洁是对主人尊重》这些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动画短片,短片当中播放去别人家里做客的时候要懂礼节,讲礼貌。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礼节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让学生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讲礼貌,懂文明,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而且通过多媒体所呈现的声音图片影像资料能够让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知识,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相关教学工作者,必须要制定有效的教学措施,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转变观念,重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作用,不断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潘丽梅.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常见问题及有效策略探寻[C]. 2020:605-607.
[2]卞开元.源于生活  回归生活——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0(08):18-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