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该阶段中,学生的心理变化持续一步步向成年人方向发展。高中时期,班主任的工作不单单是管理班级纪律、学习任务等,还要对学生开展适宜的心理健康帮助和指导。班主任在教学前,首先要提高自身素养,然后关注学生个体发展,重视对学生日常心理健康的指导,从而为学生日后发展打下根基。本文从班主任心理辅导创新出发进行研究,希望对班主任开展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心理辅导;创新研究
引言
高中阶段是学生们从孩童时代向成年时期过渡的阶段,该阶段中,学生不论是在心理还是生理上都会出现极大的变化,在加上一些学习或生活中的困惑,学生很容易有激烈的情趣波动,导致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的出现。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要有心理方面的帮助指导思想,并与学生打成一片,在不同方式的运用下考察学生情况,从而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并加以疏导,在疏导这一过程中,老师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对疏导心理的方法持续优化,此做法有利于班级管理。
1结合学情,拟定心理辅导计划
在不断的学习、成长中,高中生的三观逐渐确立,其独立性、创造性、自主性有了一定要求,并有了一定选择性,尤其是老师、家长所说的一系列学习情况等,往往会让反感,这就导致班主任很难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基于此,班主任要提前进行学情调查,在充分掌握每一个特点、心理的基础上,根据不一样的情况制定之相互适应的心理帮助指导方法,从而保证该项工作的效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脾气,高中生有其各自的个性特点,需要班主任以充分的耐心去了解,同时可以设立学生材料,从不同方面整体学生的信息,为心理辅导方案的制定打好根基。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学生有其各自的想法,在思想活跃的状态下追求个性。根据这种情况,班主任在进行学生心理情况调查时,要调整自己的态度,在积极融入学生的过程中,获得学生相应的信任,从而更好的开展辅导工作。比如,在管理班级攀比问题时,班主任要与问题突出的某些学生交谈,一步步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家庭收支情况,班主任在此基础上,适当教育学生不好的攀比之风,从而学生学生这种不良动机,指导其健康发展。
班主任一定发现要问题,要及时与学生交谈,在激起学生思想的情况下,开展心理辅导,最终保证班级管理效果。在平常学习中,一些学生的思想或许会出现偏差,此时,班主任要耐心引导,以对话交谈的方式疏导学生心理问题。
2整合方法,优化心理辅导途径
进行心理辅导有多种多样的办法,其中最典型的最常用的有激将法、交谈法、换位法等。班主任在开展辅导工作时,要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与之相适应的办法。
比如,对一些性格比较固执的同学进行心理辅导时,可选用激将法,借助该方法激发学生斗志,使其发挥出自身潜力;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而言,可采用交谈法,通过双方之间的真心相对,帮助班主任来疏导学生心理问题。
为了让学生有真实的感受,笔者特在所在班级开展了换位活动,该活动为期10分钟。首先,笔者结合学生最近的表现,选择心理问题问题较为突出的学生参与进行,然后用纸条抽签,抽出换位对象。有学生抽到了“换家长”,该同学会说,“如果我是家长,在保证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也会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另外,还有学生抽到了“换性别”,该同学说:“如果我是男生,我会积极帮助班上的女同学”,除此之外,还有学生抽到“换班主任”,该同学说:“如果我是班主任,会和学生们交朋友,相互交谈,一起活动,这样才能管好班级。”该活动的时间较短,虽然不能解决所有的心理问题,最起码给学生们带来了一种不同的感受。学生在进行换位思考活动时,在考虑自身的需求时,也会考虑扮演角色所承担的职责,通过该办法的的实施,可强化彼此理解。
3关注反馈,取得心理辅导效果
学生的反馈情况决定了心理辅导效果。所以,班主任在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时,若想取得良好效果,必须注意学生发生的一些变化,从学生变化中取得有用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采用该办法提高了辅导效果。学生有自己的思想,高中人已具备一定的判断、认知,所以,班主任在进行心理辅导时,要以关怀、热情的态度面对学生,并冷静全面的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信任感。
融入学生中开展调查,以问卷的形式开展该工作是班主任获取学生信息最有效的、最直接的方式。另外,随机观察也是一种有效方式,根据学生表现来获取反馈信息。比如,笔者曾收到过班内某一学生作弊的信息,根据该情况,笔者并没有直接去找该同学,而且在班级内开展教育工作:反复说明作弊的重要后果。笔者针对这一事件,从学生为什么作弊方面进行心理剖析,得出学生会获取高分这一心理情况,不过这种做法并不合理。基于此,班主任可以结合学生自身心理加以适宜的帮助指导,并告知学生要想成绩高,只有自己努力才行,学生在明白基本道理的基础上自觉性和主动学习性,从而改正不良思想。
4结语
高中阶段,孩子们不仅面对高考压力,个别学生还存在家庭、社会等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很容易给高中生带来心理问题。作为班主任,观察能力要好,便于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找到合适的方法帮助引导学生。另外,由于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班主任在进行心理辅导时,要因人而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班级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樊伟.高中班主任心理辅导创新探索[J].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C),2019(1):22-23.
[2]宋玎.新媒体时期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创新与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04):105-107.
[3]李琼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辅导能力结构探索[D].西华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