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小学生的习作兴趣沈维根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沈维根
[导读] 习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的一种方式,当前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在教研中日益凸显出来
        习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的一种方式,当前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在教研中日益凸显出来。传统教学思路的陈旧、教学方法的单一和习作评价手段的单调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习作缺乏兴趣。针对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来探讨小学生习作的兴趣激发,主要从以下三点做了一些尝试。
一、充分认识习作兴趣激发的重要作用
        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需求或动力,是习作灵感的主要来源。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宋代张载亦认为:“学者不论天资美德,亦不专在勤苦,但观其趣向心处如何。”兴趣激发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兴趣激发是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的重要条件
        小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时,就能遵循着一定的方向为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而努力。习作也是一样,兴趣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地观察事物,注意周边事物的变化,吸引他们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并用语言文字记录他们的所见所闻,进而产生习作的欲望和激情,写出文质优美的作品。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我们要用启发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去引导学生,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放松自己,相信自己建立适宜的习作心态,逐步提高习作水平,把“要我写”转化为“我要写”。
         2、习作兴趣可以促进学生弄懂作文
        小学生的阅历浅,经历的事情十分有限。因此,世界对他们来说既陌生,又是富有魅力的。教师带领学生去观察世界,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他们会满腔热情地观察美妙无比的世界,既而引导学生多写多练,再习作起来,就水到渠成了。首先,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好地了解习作的体裁,规范和习作的性质、要素、目的和要求,能整体把握习作的全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其次,兴趣的激发可以促进小学生从阅读与生活实践中汲取营养。阅读是习作素材的间接来源。阅读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从而提高认识,陶冶情操。小学生生活越充实,体会越深刻,习作的兴趣愈浓。写出的文章才能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再者,兴趣的激发能促进小学生提高习作的技法。古人云: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兴趣可以促使学生处处留心自己习作的优缺点,从而取长补短,在以后习作时便会讲究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这样日积月累就会提高习作技法,使学生的习作更加成熟起来。
二、善于创造性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把习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习作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其劳动具有创造性,习作教学也不例外。如何创造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合理利用教材的自身特点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小学生对一门学科的兴趣是由该学科的特殊趣味诱发的,因此在习作教学中要利用习作教学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习作材料的主要来源是现实生活,学生在生活中了解自然、了解社会。有了真情实感才能产生习作的欲望。

在教学中我们应经常带领学生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到生活充满了乐趣后,再激发他们把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体会最深的思想写成文,从而使学生真正感到习作是件很有有趣的事。真正从内心深处激发了他们习作的兴趣,觉得习作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启迪心智的活动。
         2、分享成就感,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小学生喜欢新异事物、奇特的刺激和神秘感对他们有很强的吸引力。这种好奇心一经诱发便会激起兴趣。习作教学中新异因素也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抓住这一点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如我在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快乐的一天》时,正值阳春,事前我组织学生去合肥野生动物园游玩。因为是新鲜事,学生们都很高兴。在合肥野生动物园里他们尽情地玩,尽情地唱。平生第一次看到老虎、狮子、大象和鸵鸟,亲自坐着小船荡漾在湖水中,回来后习作《快乐的一天》。因为是新鲜事物,他们很感兴趣,且又是亲身经历,故大多数同学都能轻松地完成。写完后我并未就此作罢,在习作评讲课上提出修改意见,进一步予以完善。对习作的优点和进步进行表扬和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新鲜事物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有所乐、有所写。教师在这中间给以适当的表扬,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有利于学生对习作的兴趣的稳定。
         3、巧借情境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问题可以激发兴趣,兴趣引导学生发现存在的问题。所以有经验的教师都善于巧妙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教师要抓住习作的要求,寻找合适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我在执教《蜗牛的奖杯》后安排了一个小练笔:要求留心观察一种小动物,写出其特点及生活习性。 指导前,我无意中发现不少学生从校园小卖部买了很多小乌龟,只有十六个学生没有乌龟,于是,我就从校园小卖部买了十六只小乌龟让语文科代表分发给学生。上课时提出问题:乌龟是什么样子的?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赶紧把小乌龟从书包里拿出来,当学生把看到的说出来之后,我进一步设疑:“乌龟喜欢吃什么食物?它又是如何运动的……”一系列提问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然后组织学生到微机室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最后习作《小乌龟》,学生们一挥而就,轻松地完成了本次习作任务,效果良好。但用这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创造性与启发性。
三、恰当地处理好习作兴趣激发的注意事项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断转换自己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一名引导者、点拨者和参与者。要注意引导和点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放下架子和学生交朋友,善于沟通和交流,教师应尽可能做到三点:
         1、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
        小学生可塑性极强,教师可根据习作教学的要求,参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2、教师要用欣赏、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习作
        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哪怕一个词的正确使用,都应予赞赏,对于不足要委婉指出,让学生乐于接受。这样,我们才能欣喜的发现:学生的习作篇篇都是灵动的、富有个性的。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培养小学生习作兴趣如同教师交给学生一支火把,黑暗时看到了前行的路。激发习作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只有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去激发兴趣,才能真正让学生充满激情去写好作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