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怎样才能做好家长工作呢?一、开好家长会;二、充分利用好班级家长微信群或QQ群;三、亲子活动更能增进彼此的了解;四、有满满的正能量;五、家访是家校共育的重要手段;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七、班主任工作做得顺利,老师就得去笼络人心;八、在和家长交流时,要注意交流技巧;九、尽量少找家长的“麻烦”;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十一、班主任老师要心怀天下,关注社会。
关键词:年轻班主任;家长工作;开好家长会;亲子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生的最高目的是幸福,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幸福的人。”只有幸福的老师和幸福的家长有效联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因此,家校关系便成为班级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让家长感到教育的幸福,从而心甘情愿地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和家长建立互相信任的感情。怎样才能做好家长工作呢?
一、开好家长会
在家长会上,老师可以充分地向全班所有家长分析班级情况,讲解治班策略,以及所期望的目标。可对家长们提出一定要求,也可利用家长会充分的了解家长的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会后还可和部分家长进行更充分地交流。
二、充分利用好班级家长微信群或QQ群
现在的人们可以说一刻也离不开手机。手机是通讯工具,也是学习工具,更是人们的消遣工具。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后,他们心里都还惦记着孩子,老师如果把孩子在学校的活动情况拍照或拍成小视频发到家长群里,家长们看到自家孩子的表现,就会有一种满足感,幸福感也由此而生。如果照片再配上文字,也许一个很平常普通的镜头,文字的深意会让家长回味许久。当他们和孩子交流时,便有了话题,也能交流得更充分,孩子会感觉到家长对他在学校的关心,就会表现得更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
三、亲子活动更能增进彼此的了解
小学阶段的亲子活动如何开展呢?老师们可以根据学校所处的地方条件和所教年级段进行策划。如低年级可以沿习幼儿园的一些节日活动、亲子运动会、故事爸(妈)进课堂等。中高段的孩子比较大了,可以开展节日创意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研学旅行、师生家长共读一本书、孝亲敬长、师生家长共做社会义工等活动。让孩子和家长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要有责任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有满满的正能量
一个班集体,当然各种类型的人都会有。无论是一个社会,一个班级,还是一个家庭,只有充满正能量,才是一个向上的团队,社会才能进步,班级才能团结有活力,家庭才能和谐幸福。班主任老师要团结好充满正能量的家长,要他们在必要的时候为家校共育发声,对负能量家长既是个威慑,也是一种教育。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的教育会更严苛些,残酷一些,当然效果也是很不错的,班主任老师要善于借用这些力量。
五、家访是家校共育的重要手段
要让家访收到实效,也有一些讲究。首先要注意家访的时间,可选特殊日子,特意家访,如学生过生日那天,家访时可给学生带去小礼物;也可机缘巧合,顺势家访,如孩子生病送孩子回家、或看望、或顺路等……另外,家访时要做好安排,排好顺序,要事先沟通了解情况。也要做好准备工作,带齐相关的设备。家访结束后还要做好后续工作,及时反思后记,收集信息反馈,注意跟进教育,适当安排回访,询问学生感悟。
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班主任老师的头脑要足够大,要装着班上每一位学生,装着自己的事业,装着自己的家庭,还要装着班上的每一位家长,这样才能把工作开展得既顺利又好。老师通过家访应该对每位学生的家庭情况有详细的掌握,对每位家长的状况和性格特点都要尽量清楚。
当学生在学校出问题时,要先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看问题,这样家长要说的话,你帮他说了,家长要提的要求,你帮他想到了,他会感到你这位老师对她和孩子很上心,会对你的工作更加认可。
七、班主任工作做得顺利,老师就得去笼络人心
班主任面对的是两个主要团队,即学生和家长,两个团队的人心都要笼络才行。不过,最主要的是笼络学生的心,当学生被笼络了,家长自然就被笼络了。如鼓励、赏识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老师可以自掏腰包给孩子买一些小东西当奖品,给予一些小恩小惠,这是一种激励机制。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表现好时及时给予表扬,并颁个小礼品,哪怕贴一颗小星星,孩子就很高兴,他回家一定会跟家长讲,家长得知后也会更加支持你的工作,当然遇事找麻烦的机率就更小了。
八、在和家长交流时,要注意交流技巧
同一个意思,不同的人表达出来,听者的心情会不一样的,这就是交流的技巧。比如班主任老师可以用“可是效应”,这是说服心理学中的一种方法,即欲抑先扬。老师在和家长针对学生的错误交流时,可以先从孩子表现好的方面入手,进而谈到学生需要改正的地方或其错误行为,家长从心理上要乐于接受些。另外还可以把缺点说成“特点”,让家长明白这个“特点不好”,我们共同努力,让他变成“好的特点”。
九、尽量少找家长的“麻烦”
有的学生好动,不注意就侵犯了别人。如果孩子一有这样的行为,老师就通知家长,也许一两次还可以接受,但次数多了,家长就会觉得烦,会对老师越来越反感。老师可以倡议全班的同学共同来改变这个孩子,让大家都有一颗宽容的心,因小事孩子告状的情况就会少很多。即使某次由于这个孩子的不慎,让对方擦破了皮,老师可以在借机严肃教育这位孩子的同时,给受害孩子的家长一个善意的谎言,哪怕说成无意的或是孩子自己不慎跑摔了都可以,只要没多大问题,老师及时进行处理就行了,不必请来双方的家长当面解决问题。
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班主任老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观察班上每个学生平时的表现:言行举止喜怒哀乐等。孩子是不会刻意掩饰的,通过观察可以看出孩子家庭情况是否和谐,家庭是不是遇到什么大事,父母是否外出务工等,发现情况,装着不经意的在孩子那儿了解一下情况,必要时和家长交流沟通。这些行动不是操心学生的家事,家庭的不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巨大,关注孩子家庭的目的是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你的敏锐关注,家长会与你更加亲密的。
十一、班主任老师要心怀天下,关注社会
近年有一个社会问题:就是离婚率升高,造成单亲家庭和新组合家庭逐渐增多。这虽然是社会问题,但班主任老师也应去关注。单亲家庭的孩子会失落,会缺少爱,而新组合家庭的孩子心理问题也较严重,会反映出父母对自己与弟妹的爱的不公平,这样的孩子会更危险。老师要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及时找孩子谈话,解除心中的结,否则当达到某个程度的时候,就可能酿出苦酒。这虽然是一些社会问题,但老师的工作面对的是社会中的人,所以也少不了老师的积极参与。
班主任工作在家庭和学校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班主任老师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家长既是教育的主体,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年轻老师自己也要加强学习,修炼好内功,才能念好家长这本经,发挥出家校共育的最大作用。(广元市利州区宝珠小学田成斌)
参考文献:
【1】蔡志娟.在成长中修行,做高效班主任[J].新班主任,2016(10).
【2】薛忠英马凌涛.小学班主任工作[M].开明出版社,2006.
【3】张万祥.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