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己深入人们的学习与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己经不能全然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为了顺应时代背景,教育者们都在努力寻求互联网在教育中的突破口。因此,教育界对于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显得更为迫切。“微课”在此背景之下应运而生,它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在各行各业都具有广泛的教学价值。本研究通过探究《经济生活》教学中微课设计,以期为中学政治教师的提供价值的参考。
关键字:微课;设计;《经济生活》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扭转的趋势。教育信息化强调,要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运用于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此同时,现代教育学理念强调,尊重个性,鼓励个性的发展,主张针对不同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打破传统的教育格局,形成社会大教育体系。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育过程中应积极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并在教学中勇于实践,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带动教育改革。
一、《经济生活》微课的重要性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在教学上的运用上有其特殊的应用价值。而《经济生活》教学中的微课应用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在其课程特色与学情特点方面的应用价值更为显著。
首先,《经济生活》所蕴含的经济学理论较多。《经济生活》教材中主要包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在本教材中有一部分经济学理论知识并没有明确的阐述。例如,通货膨胀率、货币贬值率、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汇率的计算方式、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储蓄存款基准利率、宏观调控、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比较优势等相关的经济学知识,在教材只是点到为止,并没有在详细具体的介绍。但是,学生有必要对这一些经济学的知识进行深入了解,使他们对教材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的知识体系。
其次,在《经济生活》教材中,部分经济学理论知识教材完全没有提及。例如,供给曲线、需求曲线、企业利润率、刘易斯拐点、信贷市场、垄断理论、区位理论、完全竞争理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博弈论、杠杆收购、一带一路、工匠精神等拓展点,这些拓展知识点一般是教学中的难点,抑或是较为抽象的经济学术语,这会给学生在认知和理解上产生一定的困难和偏差,而这些拓展知识点对于学生理解经济学知识起着一定的积极导向作用。但是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一一进行详细地分析,为此,需要微课教学资源作为补充。
最次,《经济生活》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与难度相对较大。在以往的全国文综新课标I卷和全国文综新课标II卷政治试题中,《经济生活》的考点在在四个必修模块中(分别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与《哲学生活》)中的数量与分值一直都是最大的,在百分制的政治试卷中,《经济生活》占到了三十分。与此同时,与《经济生活》相关试题中出现了一些价格、供求相关的计算题和图表题,试题所使用的素材与时政和生活比较密切。
二、《经济生活》微课的选题
所谓“选题”就是在《经济生活》教学中制作微课时所选择讲解的知识点。“选题”是制作微课中最开始的环节,所以选题定位在微课制作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在《经济生活》教学中制作每一个微课时,首先要慎重选择教材中知识点,并对所选知识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使其更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要关注《经济生活》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经常出现的,并对目前和今后非常有用的知识,它是教材中关键性的概念、观点和原理等”。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即大多数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或理论问题”。在《经济生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集中精力解决教学重点与难点,因此微课选题可以选择此类知识点。笔者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根据《经济生活》的课程内容整理出该教材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二是要关注《经济生活》的拓展知识点。在《经济生活》教学中,该教材的一些经济学理论知识并没有提到,但是这些对理解教材中理论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教师有意识地对其进行拓展,会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和条理化,补充学生课外知识,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但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这时利用微课进行拓展,可提高教学效率。刚步入高中的学生充满了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渴望,找到合适的拓展点,让学生的思维更加严密,并提高学生对政治的兴趣。在拓展知识点时,要保证拓展点选择得当。
三、《经济生活》教学中微课的制作
第一,脚本制作。一般而言,微课以视频为主,微课视频的制作尤为关键。一个好的微课视频,不仅可以给予视觉的冲击,更重要的是传授更多的信息,从而提升教学效果。要制作一个高质量的微课视频,微课的脚本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这就像是拍摄一部好电影,需要好的剧本、演员与场景等方面,微课视频制作也是一样的,因此,制作微课前要做好相关的脚本设计。
第二,微课视频的制作。在设计好微课的脚本之后,接下来主要微课视频的制作。首先,这需要选择合适简便的制作方式。视频制作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仅可以用智能手机、摄像机等移动设备对现实教学过程进行拍摄,而且可以利用录屏软件(如:超级录屏、Camtasiastudio、PPT)对设计的PPT、Word等文档内容进行一边呈现一边讲解并进行录制。也可以运用移动设备与录屏软件相结合进行微课视频制作。其次,在微课视频录制过程中,要注意录制的效果。一方面,为了使在录制过程中讲解语言流畅,提前要写好讲解稿件。另一方面,为了达到更好的录制效果,应选择安静的场所进行录制。并且在录屏中最好不要出现教师本人的头像,以减少学生在观看视频时的无关干扰。最后,要控制好微课视频的录制时间与格式。根据微课视频的特点,每个视频应控制在10分钟以内,以避免学生观看疲劳。为了方便学生下载观看,要将录制的微视频进行了格式转换,一般转化为MP4格式。
第三,微课相关配套资料的制作。微课在《经济生活》教学中除了要制作相关视频,还要制作以相关的配套练习。其主要包括最后,微课件、学习导学案等。一是制作微课件。微课件的主要内容就是微课视频的具体内容。提供微课件旨在帮助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前提前做到心中有数,在观看过程中集中精力记录笔记。因此,微课件设计要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二是制作学习导学案。制作学习导学案旨在指导学生更有方向性进行微课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设计微课学习导学案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有条理地设计导学案的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教育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目前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备受关注。本论文研究的内容仅仅一个起点,并非研究终点。在后续研究工作中,将扩大文献的范围,加强相关的理论研究,探索微课教学的新方式,并将微课开发付诸实践并不断完善,逐渐形成《经济生活》教学中的系列微课成果。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
[2]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
[3]桂耀荣.微课及微课的制作和意义[J].课堂教学研究,2013.
[4]黄发国.翻转课堂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