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学生成为“艺术家”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 王薇
[导读] 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艺术教育全程
        摘要: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艺术教育全程,学校全面加强和改进了艺术教育教学工作,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个方面积极开展艺术教育工作,不断更新、提高教师的艺术教育观念和水平,提高艺术教育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把艺术教育渗透到学校的各个领域中。营造专注而幸福的校园生活,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艺术家”。
        关键字:艺术教育  艺术课程  团队建设  多彩活动
       
        家长说:“我想只需一天你就会爱上这个学校”;
        家长说:“如果你有孩子请一定送她来这所学校”;
        家长说:“感染你的是这里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孩子”。
        这是学校首届艺术节家长们的留言。我们都看到了学生们能够充满自信的积极参与、大胆体验、满载收获。每一个节目、每一件作品都展现出了极大的创造力和艺术天赋,给每个参会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位老师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真正与学生融为一体。可以说,学校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重要基地。我们倾力打造学习型校园,创建绿色校园、更注重打造艺术校园。
        一、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音乐核心素养的原动力
        文化铸就校园气质,艺术凝聚治学精神。校园要有文化,才会有文明的底蕴;校园有艺术,才会有精神的灵动。学校每学年都举办艺术节、文化节、科技节、体育节等活动,集中展示艺术成果;建立艺术奖励基金。尤其是2019年艺术节的成功举办,是学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艺术的一个里程碑,更是学校艺术成果的集中展示。艺术节我校特邀学生家长参与其中。这些家长艺术家为孩子们带来精彩的展示。学校倾力打造学习型校园,培养有才而性缓的中海学子,营造专注而幸福的校园生活。
        近年,在省市多次大型音乐活动、教育活动中我们这个团队反响强烈,从我们身上感受到一种团结、积极、阳光、向上的正能量。音乐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富有情感的艺术活动更加强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且会形成对快乐的渴望,成为终生喜爱和追求音乐的动力。音乐老师就是带给学生的一缕春风,只要我们将抓住契机,积累经验,开拓进取。音乐教师要有意识的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回归音乐教学本源,找到实效并具备深远意义的教育规律。让音乐教师是一个“快乐制造者”。
        二、打造特色,提升内涵,开展多彩艺术活动
        积极加强和改进艺术教学,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各学科课程所蕴含的独特审美,比如开展“高雅艺术进课堂”活动,邀请省内外交响乐团演奏家走进校园为学生现场表演;每个年级音乐课开展的课前歌曲活动,做到了班班有歌声,在全国、省市大型对外公开课中引起轰动;美术的特色课程,将学生们生活中的小零食包装融入课堂,激发孩子们的创作兴趣,培养学生发现美;体育课程的“阳光特色活动”,在操场上开展快乐的体育艺术活动,开启一天美好的校园生活,培养学生体验美。
         一是搭建立体开放平台,打造艺术特色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的校本艺术课程和艺术活动,逐步形成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艺术和社会家庭艺术相互联系的、具备我校特色的现代化艺术体系。
        1.丰富研学内容,拓宽艺术渠道。我校积极开展研学活动,包括校内研学、省外研学以及国外研学,让师生充分欣赏大自然的“美”(包括游览名山大川、欣赏名胜古迹、采集生物标本、考察地质地貌);或通过学习好人、做好事帮助学生学习认识、体验和感悟生活;或发挥家庭作用(环境、关系、情调、气氛),以此延续和补充课堂艺术,实现艺术的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
        2.丰富实践课程,创设艺术环境。每学期学年制定适合各年级学生的校外实践课活动方案,比如参观美术馆、艺术馆、自然博物馆等,让学生充分感受自然美、社会美、科技美、人生美与生活美。
        二是完善课程管理,体现融合之美
        “学科融合”这一概念强调的是各学科之间的交融与渗透。使得学习者可以有效地将所学学科与之前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有机的结合起来。

如果孩子们与老师们在课堂上不仅唱歌,沉浸在音乐中,还可以做做数学题,了解一下古诗文……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边唱歌边做“电线”小人,一节课都沉浸在轻松和快乐之中……这样的课堂,你期待吗?“跨界”之后,发现它的与众不同。这些是基于我们学校的“四美”课程,才使我们的音乐教学如沐春风,让各个学科得以“跨界”。音乐课堂亦如此,让每个学生成为“艺术家”在音乐课堂中进行潜移默化的音乐熏陶和教育。我们做到优化音乐内部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中把音乐学习分为: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领域。其中的每个领域自己特定的内容,从形式上来看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而在实际的教学实施中我们完全可以把他们综合起来进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
     三是注重艺术过程管理,涵养学校艺术文化
        加强活动阵地建设,夯实艺术基础。充分考虑学生对校园文化设施的需求,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校园绿化、美化建设,开发多类空间,为学生的艺术活动搭建专业、舒适、宽敞、明亮且时尚而固定的艺术活动场所,添置了现代化的艺术教育活动设施设备;图书室购置了大量艺术类图书供学生随时翻阅;艺体教室、绘本教室、古筝教室、音乐厅、体育馆等空间的开放,确保艺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钢琴、电子琴、非洲鼓、古筝等艺术器材让学生随时随地浸润在艺术气息当中。品位高雅、匠心独运、个性突出、科学合理的学校环境设计将我校文化特色体现的淋漓尽致。学校整体风格以红、绿为基础色调,营造现代、北欧风情融为一体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
         三、“共同”规划“共同”体系
        一个优秀团队代表着集体的凝聚力,当然,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更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和学校环境的塑造。让集体备课形成一种常态。每周两次集体备课,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知识共享;也有利于增进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培养交流、合作和研究的氛围。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通常由一位教师作为主讲教师,针对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课堂再现”,其他教师聆听之后,对本节课进行评价、提出建议。我们在一起练习“打杯子”的视频。这段15秒的视频,在抖音上的点击率是37万。一段课堂上上课视频片段,点击率29万。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需要润泽学生的内心,如春风化雨,是一种动力,认真做教育,用心爱音乐。尊重每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让学生学会选择,这是人们对教育的期望,拥抱学生的潜能和特长,让学生得到最优发展,让每个学生成“为艺术家”。

参考文献:
[1]浅谈学习音乐方式与多元化与相关文化互相渗透[D].张晓云. 北方音乐.2018
[2]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美国教育[D].孙美娜.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6
[3]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研究[D]. 王萌.华中师范大学 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