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课堂小结的有效性探究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卢毅
[导读] 低年级小学生活动好动、喜欢说话、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较差、思维力和理解力欠佳,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课堂小结中也应该有所区别,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的基本特点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提升课堂小结的有效性。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二小学  卢毅

摘要:低年级小学生活动好动、喜欢说话、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较差、思维力和理解力欠佳,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课堂小结中也应该有所区别,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的基本特点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提升课堂小结的有效性。以下主要探究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提高课堂小结有效性的策略,包括:指导学生反思课堂学习得失,指导学生互相合作进行小结,结合知识体系进行课堂小结,根据知识内容进行延伸拓展,这些方式既能够调动学生,也能够让课堂小结系统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课堂小结;得失总结;合作;知识体系;延伸拓展
        课堂小结是根据课程的主要内容与教学目标,结合已经实施的课堂教学过程和取得的教学效果,对于知识进行系统性地概括与总结,同时加以深化与升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容,构成严密紧凑的知识体系。课堂小结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要想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就必须提高数学课堂小结的有效性,结合新课改的理念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引导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小结中,通过梳理知识和提炼要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与运算技能。
        一、指导学生反思课堂学习得失
        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指导学生根据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自主反思,反思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得失,比如哪些知识内容没有理解,哪些问题没有弄清楚,哪些题目做错了,这些都可以进行反思,通过反思可以更好地纠错,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地反思,并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同时检测学生反思的效果[1]。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数据收集整理”的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统计与整理数据的知识,从而为深入学习打好基础。学生在课后练习中,由于马虎和不细心导致在数数时出现错误,因此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做过的错题进行反思。比如对于课后练习的“统计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的问题,有的学生在数小轿车的数量时出现错误,或者由于不统计总数、直接看图答题导致错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认识错误和纠正错误,并在这道题上重点标注出来,之后可以出示相关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反思总结的效果。
        二、指导学生互相合作进行小结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系统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指导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合作,以此进行课堂小结,每个人在小结之后可以互相交换小结成果,并在小组内部进行互相评价,选出最好的小结,并代表小组展示到课堂上。教师通过运用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小组之间互帮互助和共同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2]。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图形的运动(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对称图形、旋转、轴对称图形和平移等,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物认识轴对称图形,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并根据这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等。教师可以指导小组之间互相合作,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师讲解的知识,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同时在个人总结之后进行小组评价,并将推选出的本组最优小结展示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小组的小结内容进行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比如小结需要具有条理性,需要将对称、轴对称、平移、旋转等知识分别列出来,从而提高低年级小学生自主小结的效果,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三、结合知识体系进行课堂小结
        为了让小学低年级数学的课堂小结更具系统性,帮助低年级小学生系统性地掌握数学知识内容,教师还应该结合数学课程的知识体系,运用小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语言,运用简单有趣的方式,对一节课的基础知识内容和相关知识规律进行课堂小结。在小结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系统性地梳理本课知识,还可以与已学知识建立联系,同时适时地提出问题,调动学生思维,提高课堂小结效果[3]。
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课程,在主要的知识内容讲解之后,在学生做完基础的练习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本课的主要内容、学习学习结果、相关教学目标等进行小结。比如教师可以先这样进行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克和千克是称量物体的重量单位,知道了克和千克分别用“g”和“kg”表示,知道了1000克=1千克;我们还学习了利用天平称量物体的方法,知道了如何利用弹簧秤称量物体;我们还知道了克和千克有多重,比如纸张等小件物品可以用克表示,铁等大件物品可以用千克表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小结其他内容。
        四、根据知识内容进行延伸拓展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的课堂小结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小结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与掌握数学知识,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的知识内容进行延伸拓展,引出更加丰富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数学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克和千克”的课程小结之后,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蜂鸟的图片,以及大象和蓝鲸的图片,让小学生认识到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平均重量只有1.8克,而大象和蓝鲸需要用吨表示,从而适当延伸拓展相关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探究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课堂小结的有效性,教师可以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与数学基础,通过指导学生反思课堂学习得失,指导学生互相合作进行小结,结合知识体系进行课堂小结,根据知识内容进行延伸拓展,更好地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小结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喻小丽;让小学数学课堂小结更精彩[C]// 2018年4月教育向导学术研讨会. 0.
[2]任学萍.设计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有效性策略[J]. 新课程?上旬, 2019(8).
[3]周雨阳."量身定制"低年级数学课堂小结[J]. 新教育(海南), 2015(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