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好留守儿童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   作者:杨顺标
[导读]

杨顺标   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甘田镇中心小学  533200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8-201-01

        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在生活、学习等方面严重缺乏照顾、行为上也缺少他人的有效管束,长时间之后,就会对生活及学习降低自信,使学业成绩差、不良行为较多、厌学情绪严重等问题得以发展。因此,针对于这一现象,无论是社会、家庭,还是学校都应加以足够的重视,并要针对其当前的现状,制定出相关的教育策略,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并对其健康成长及正面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一、班主任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温暖
        在生活上,班主任老师要对留守儿童做到足够的了解,尽量地满足他们在感情上的心理需求,以及家庭对其心理造成的落差感。在留守儿童最需要得到家庭关心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弥补这些孩子在心灵上的空虚,同时适时地进行家访,与家人深入沟通,使家人了解这些留守儿童,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家长也要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让孩子得到更多的关心,让留守儿童感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在一些儿童的隐私问题上,班主任老师要多和留守儿童谈心,真正关心他们的生活,使问题得到很好的沟通,并正确引导,减少一些消极的不良情绪。在社会上,学校要呼吁社会上的广大群体,关爱这些留守儿童,使得更多的群体关爱留守儿童,弥补他们心灵上的落差感。要多举办一些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带他们参与更多有趣的励志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更好地成长。
        二、组织集体活动,培养健康情感
        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构建者,是这个班级的“大家长”。留守儿童和外界的交流相对较少(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安全感),因此在班级组织集体活动时需要特别考虑到这个群体的感受。班主任需要征求所有人的意见,构建多种多样的活动来促进大家彼此的交流,让大家成为一个有向心力的集体。例如:班主任可以借助课外活动进行心理教育,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使得留守儿童能够感受到关心和爱护。并且,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文体活动,这样一来就会让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鼓励学生们消除彼此之间的不平等性,留守儿童通常已产生心理挫败感,积极的集体内部交流沟通,可以积极指引每一个儿童的健康发展,让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凝聚力得以增强,减少与不良社会风气的接触,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三、班主任要加强留守儿童心理方面知识的教育
        (1)班主任要建立“留守学生”专项档案,记载好留守学生父母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家庭情况、学生监护人姓名、联系方式等。充分关注到留守儿童的个性心理和个性需求,把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以及各阶段变化情况记录下来,且有针对性地对这些留守儿童进行个别教育、进行补偿教育,并主动与学生监护人联系。



        (2)班主任要配合心理老师,要适时开展心理辅导,以这样的方式知道学生在想什么,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留守儿童的感情缺失,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加强学生教育。但是一定要注意保护好他们的隐私,不能对学生造成伤害。老师也要站在留守儿童的角度上去看问题、做工作,不然这个工作很难取得成效。
        四、勤做家访,指导监护人做好孩子的监护工作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无法承担法定监护人的义务,祖辈们自然就挑起留守儿童代监护义务,但他们年龄偏高,精力有限,文化水平较低,而且觉得自己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孩子的吃喝,学习没必要管也没能力去管,没有一点监护的概念,同时因为是隔代抚养,容易对孩子溺爱、护短,放任孩子的各种言行,所有的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班主任,要多做家访,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告知祖辈,同时多与祖辈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各种表现,并对孩子不同的表现给予监护人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建议,同时要督促孩子的父母多打电话给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其实是爱自己的,父母的理解和鼓励是他人无法替代的。
        五、班主任要身体力行,发挥好榜样的作用
        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对老师怀着无比的尊敬,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孩子。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核心,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好留守儿童群体的模仿一面镜子。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告诫我们班主任的身体力行,表率作用的重要性,班主任要把关注留守儿童作为关注的重点,用自己的行动让他们感受到来自除父母外的爱,让他们学着去爱别人,爱这个社会,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控能力,这一切势必对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六、发挥集体的特殊作用,让留守儿童感受集体的温暖
        班集体是一个大家庭,留守儿童是班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些留守儿童整体跟自己的同学一起学习,他们之间有更多的“共性”,因此,要想把留守儿童教育好,我们还得充分利用班级集体的力量,让他们充分体验到集体给他们带来家的温暖,让留守儿童在集体的关怀下健康成长,快乐成长。
        首先,我们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功能。班主任要给这些留守儿童以特殊的关爱,关心他们的家庭、生活、学习和困惑,多走进他们,多接纳他们,并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形成一个温暖、宽松的成长学习环境,让留守儿童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从而弥补了由于留守而缺失的亲情。其次,开展各种有意义的班集体活动,鼓励留守儿童和其他学生一起参加,一起合作,使留守儿童感受到自己也是班集体的一员,从而使他们在心理上有归属感。通过活动增强与同学相处的感情,体验到生活的快乐,体会到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友爱,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体会助人为乐的幸福,同时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收获了成就感,让多彩的活动成为留守儿童成长的乐园。 最后,成立留守儿童“爱心小组”,以班干部和优秀学生为成员,他们每个人与一至二名留守学生结成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留守儿童帮助,让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总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更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作为农村的小学班主任,我们对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要当做自己的事业来经营,要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给这些心灵脆弱的孩子们,让这些留守儿童能在自己的班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