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唐玲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   作者:唐玲
[导读] 随着学生各科知识学习的不断深入,他们可能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诸多难以理解的问题,从而对这些问题产生疑惑,进而引发思考,这种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探索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物理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探究性以及抽象性,所以学生极易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能够积极的引导学生培养出良好的问题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的知识学习深度。

唐玲    腾冲市第一中学
【摘要】随着学生各科知识学习的不断深入,他们可能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诸多难以理解的问题,从而对这些问题产生疑惑,进而引发思考,这种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探索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物理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探究性以及抽象性,所以学生极易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能够积极的引导学生培养出良好的问题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的知识学习深度。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8-203-01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促使高中物理教育中更加注重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以便促使学生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为其日后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现今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已经开始采用探究性教学模式,该模式开展的第一要务便是问题的提出。为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将是教师应用探究性教学模式最为主要的前提。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较为有价值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推动学生探究性学习效率,还将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增强。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只有平等的对话才能激发学生的真心话,学生才能对疑惑的问题说出来。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权威”,而是学生的合作者;课堂不再有紧张和专制,而是平等、自由的科学探究。只有让学生提出问题,才能找到学生对知识的疑惑究竟在哪里,老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理解上的困难,这就需要老师多鼓励、多肯定,与学生做朋友,让学生体验思索、提问的乐趣,从“不敢问”发展到“想问”,从“想问”发展到“好问”“乐问”。例如在学习“力的合成”时,有一个学生对简单的受力分析题很迷惑,受力分析标得很乱,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肯定了他的好学,让他一步步地说出自己的疑问:摩擦力的方向怎么标? 弹力怎么分析? 在经过了详细的讲解后,学生对这几个力有了一定的认识,清晰地区别了这几个力的不同,学生得到了尊重很兴奋,在以后的课堂中也积极地提出问题,而且随着进步,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有价值,通过这样的交流,学生和老师之间没有了距离,学生不怕问的问题简单而被嘲笑,每次都有积极的思考,尽力让自己的问题准确有力,进步很快。



        2、多角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1利用图片来创设良好的情境
        在高中物理教材的每一个章节前都会配置有科技图画,这些图画往往代表了接下来所要学习的具体知识内容有哪些,相关物理教师可以将这些图画充分的利用起来,引导学生对这些图画进行详细的观察与思考,从而让学生可以通过图画来提出一些具有讨论价值对的问题。譬如在学习“波的形成和传播”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在网上多多查找一些水波图片以及海啸发生时的图片,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这些图片展现在学生眼前,在为学生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促使他们产生疑惑:海啸是如何形成的?其威力到底有多大?水波既然能够传输,那为什么掉到水里的树叶不会动而是保持静止状态?学生疑惑的产生将会为其对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学习理解的加深带来积极的帮助。
        2.2利用实验的方式来创设情境
        高中物理教学中会涉及到许多的实验,教师可以通过选择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自主动手操作来探究实验,这样创设而出的实验问题情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可以促使学生在实验操作以及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而引发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分析,为后续提出更具代表性的问题提供良好的帮助。教师在讲解“自由落体运动”这一内容过程中,可以让羽毛与小球从同一高度往地下坠落,进而通过二者同时落地的现象来引导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方面的一些思考与想象。学生给予问题的驱动将会提升观察实验的认真度,从而对实验提出疑惑:自由落体运动应该是属于匀速运动还是加速运动呢?羽毛与小球落地时的速度是多少呢?怎样计算该速度呢?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思维创新能力,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知识学习环境。
        2.3利用认知冲突创设情境
        认知冲突就是学生的知识不能解释他们看到的现象,新旧知识之间产生矛盾,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在新旧知识间找到切人点,旧知识不能解释它,新知识又不健全,学生必然会产生许多的“为什么”,例如在学习“绪言”时,给学生演示了一个装满水的杯子,盖上纸板后倒置,而纸板和水都没有掉下来,面对学生已经熟悉的实验,我进一步提出:如果是半杯水纸板会怎么样? 学生都纷纷地回答掉下来,而事实上却没有掉下来,这时学生都会问“为什么呢?”个个迫不及待地想揭开这个秘密,学生的求知欲被调动起来,对即将开始的高中物理学习产生了兴趣。教师要利用学生认知冲突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来寻求问题的答案。
        结语:
        总而言之,相关教师想要为学生培养出良好的问题意识,就需要丰富高中物理教学内容,营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并通过良好的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欲望,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眼光”,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增强带来积极的帮助,从而促使素质教育可以顺利的开展起来,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高中物理课堂应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闫增宁.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24)
[2]物理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技巧[J].汤家合.物理教学探讨.201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