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问题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苏日娜
[导读] 随着新课改有效教学的推行,教师的教学通常由语言组织、情感激发、经验交流、文学整合、多媒体教学和情景再现所形成,让幼儿的教学内容以更形式更丰富的面貌展现。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蒙古族幼儿园  苏日娜

摘要:随着新课改有效教学的推行,教师的教学通常由语言组织、情感激发、经验交流、文学整合、多媒体教学和情景再现所形成,让幼儿的教学内容以更形式更丰富的面貌展现。然而,关于师幼互动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教师,文本主要针对在幼儿的语言教育中如何推动师幼互动这个问题进行具体的讨论与研究,有助教师有效的把握与幼儿的互动时机。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育;师幼互动;
课堂上教师提问是对幼儿语言教学的常规操作,由于幼儿的智力尚是在发育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可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大脑促进思维发展,教学过程中师幼互动才能发挥出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前进教育中,语言激发一直是教育标杆,以此为标准的前提下,师幼互动是每个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准则。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意义
        5、6岁的幼儿语言组织已然进入成熟阶段,这个时候的孩子对语言表达的渴望及其强烈,他们能够清楚的叙述曾经发生过事,清楚的说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自身的思维也非常清晰,对许多事物都很好奇,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语言教育的基础,儿童用语言表达想法在心理学角度来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极为有意义的一件事,对孩子有着特殊的含义,促进全面发展有益身心健康,儿童语言和社会化行为学生的发展,也使孩子的内心得到很大程度的满足感。而且,幼儿园学生的语言教育基本都是秉承着发展学生学习认知的教育理念,促进孩子的学习兴趣加强孩子语言能力的提升,这就足可见语言教育意义的重要性。
        二、师幼互动
        (一)师幼互动的体系
        幼儿园是由教师和幼儿两大主体形成的一个小型体系,教师是领导者,学生是执行者,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课堂提问是师幼互动的基础,有互动才有教学;而幼儿的年龄小,心理智力都还处在发展阶段,耐心有限、好动、天性爱玩,只有在课堂气氛活跃的情况下才能专注学。而互动指的就是幼儿教师跟幼儿之间特定的联系,双方之间所产生的性质形式的心理活动,基于平等的条件下展开以幼儿为主体获得良好师幼关系互动的效果。
        (二)师幼提问理论
        以尊重幼儿为主体,明确师幼互动的思想,以互动为主、提问为辅作为教育理念,教师对待课堂提问要把控提问内容和技巧,使双方能通过提问这一媒介产生良好的互动,这样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才能学着探索喜欢和人交谈,而与人交谈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一个流程,语言表达是孩子重要的表达途径,不管是在幼儿与家长的互动中还是与教师的互动中,通过语言交流才能明白双方所表达的含义,而孩子更是单纯象征,他们只有通过这一途径才能表达心目的想法。所以在课堂教育中教师应当多加提问,在对答中找到学生想表达的意思。


例如在提问过程中学生表达不清晰,老师不应该指责而是适当环节学生的尴尬情绪,并仔细询问对方想表达的意思,合理规划好课堂内容。
        (三)构建主义理论
        构建主义理论从长远看是对我国传统理念的挑战,传统教学中秉承的是单向性的以问题诱导学生去探索答案,回答问题;构建理论认为知识不只是课本上那些答案,而是对知识的认知及探索更深意义的一种方法,他强调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问题产生的一系列的情景。所以在语言教育中构建不仅仅是将问题提出,更是对知识的加工、制造,挖掘孩子内心的灵性。不用成人的固定思维去要求学生,而是激发幼儿自身的想法、看法和思维。
        (四)激发幼儿的语言兴趣
        激发学生的语言兴趣有助于提升师生互动,教师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很好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积极提出问题,至于如何让答案变成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就是教师应该重点考量的问题。结合语言教材和教学内容为出发点,着重幼儿的兴趣发展,以教学的难点、要点制定学习计划,明确语言教育的重点,在实际教学中围绕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实施,发挥问题的引导性。
        (五)了解幼儿的喜好
        在语言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适当了解学生的喜好,设定的教学计划可根据学生的喜好在其内容里添加具有引导性的话题,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提问“小朋友喜欢小动物吗?”幼儿会比较单纯的告诉你喜欢或者不喜欢,没有什么引导作用,如果老师提出的问题是“有的小朋友家里会养很可爱宠物,它们陪伴你一起长大真的很幸福,可是这世界上还有很多无家可归的小动物,大家见到了会怎么做呢?”老师问题中明确指出了话题的重点,学生就会在脑海里设想,如果遇到流浪动物会如何、是会打电话给宠物救助中心、收养、投喂等;这些想法和应对措施就是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对问题进行发散,尝试在各个问题中寻找答案。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总结,组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这一个漫长过程是需要教师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过程中学生被激发出的兴趣对智力有很大的提升,不仅是孩子自身会积极探索问题,更能借鉴其它幼儿的想法,同时也激发他们的表现欲和竞争欲,更有求知欲高的孩子还会在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相关性知识。
参考文献:
[1]李令.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问题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2]吴双.儿童文化视角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
[3]曹高慧.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状况[D].浙江师范大学,2012.
[4]梅宇洁.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8.
[5]陈小凤.幼儿园社会领域集体教育活动的师幼互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