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我国各学段教学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改革和创新,各学科教师也面临着教学管理的创新和改革,同时对教师来说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本文以小学班主任工作为例,阐述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分析目前班主任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究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创新管理策略。旨在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更好的为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提供可行性方向,全面提高小学班主任工作效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创新思路
小学是我国教育的启蒙阶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兴趣、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对学生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知识的传授者以及思想的启蒙者,班主任在整个教学管理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带来教育改革的同时,也给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班主任面临教学管理改革和创新的挑战。那么作为小学班主任教师,如何正确的认识新时期下的班主任职能,并进行有效的班级创新管理,成为了我们共同探究的课题。
一、新时期小学班主任职能
(一)教育职能
我们常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班主任教师首先作为教师,那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是必然存在的。新课程改革下,给各学科教师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传授学生文化知识,还要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培养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所以新时期小学班主任要更好的承担起教育的职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从而更好的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班级管理
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看,大都在6-12岁之间,正是思想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还具有班级管理的职能。通过有效的班级管理,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集体生活当中,从中不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生活习惯,从而引导学生明确各种规则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学生日后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交流枢纽
小学班主任除了教学和管理的职能之外,同时还是学校和家长之间沟通交流的枢纽,通过班主任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校的各种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同时也能够和家长及时沟通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各种状况,从而达到一个学生信息互通的效果,更好的将学校、教师、家长等全面结合,共同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保驾护航。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给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的职能也在悄悄发生改变,但是就目前来说,小学班主任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分析和探讨。首先,从教育理念上看,尽管人文教育已经全面开展实施,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很多教师难以在一时之间转换过来,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仍然是以教师自身为主体,无论是教学方式、管理方式、评价方式都是以教师的主观为基础。这样的教学理念,不仅会让学生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而且难以发展学生兴趣爱好,不利于学生主观意识的培养。其次,从教学管理内容上看,大多数教师还停留在原有的知识教育上,而忽视了学生在小学时期的性格发展、心理健康以及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这也就导致了班主任教学管理的片面性,和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最后,从师生交流的角度上看,大多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当中都是起着一个主宰的作用,很少听从学生的见解和学生的建议。久而久之,学生的意见不被采纳和重视,便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再加上师生之间的沟通不到位、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不到位等等各种情况,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是非常不利的。
三、小学班主任创新管理策略
(一)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对于小学生来说,班主任既是班级的管理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所以教师的教学管理理念、教师的言行举止、教师的专业素养对学生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管理过程中,作为小学班主任首先要规范自身言行,给学生做一个良好的榜样。一方面要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约束,另一方面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给予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校发展空间。其次,教师要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多一些关心和爱护,充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将其放大,以此来提高学生自信心,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最后,教师要和学生建立一种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可以和学生平等的探讨每个学段、每个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完全融入学生群体,才能更好的走入学生内心,才能更好的鼓励学生敞开心扉,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和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二)拓展教学管理内容
新时期下,对小学教育的要求逐渐增高,同样对教学管理的内容也逐渐增多。新时期的班主任教学管理中,不仅仅是传授学生文化知识,还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级文化建设以及学生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的养成。所以在班主任创新工作管理过程中,还要对教学管理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拓展,首先,教师要从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心理教育,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对学习的热爱,另一方面还能更好的从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性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其次教师要注重在班级中的班级文化建设,一方面来充分提高班级的凝聚力,让整个教学管理变得更加轻松,另一方面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提升学生合作意识。最后,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进行有效的引导,更好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例如,教师以规范学生言行,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三)创新班级管理制度
我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班主任创新管理制度的完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进行班级制度的改革和创新。首先,教师要建立班委制度,根据学生的能力和优势来鼓励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同时,减轻教师负担。在此过程中,值得教师注意的是,一定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特长,使其发挥最大的优势,来展现自己,从而给学生充分实践和锻炼的机会。其次,教师要明确班级管理中的各项制度和规范,像纪律、卫生、作业等等,对学生有规范性的要求,从而更好的给予学生约束,逐渐引导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后,教师可以在班级管理中开展班级活动个,通过班级活动来更好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从而给学生构建一个和谐、平等、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定期开展家庭活动,邀请学生家长来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加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互通,家校合作,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学生学习和成长保驾护航。
总结: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思想的引导者和班级的管理者,在整个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是非常关键的。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给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希望其在工作创新改革过程中能够明确认识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职能,并从更新管理理念、拓展管理内容和创新管理制度三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全面发挥班主任教师职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柴珍珍.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与优化路径探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7(31):28.
[2]苗钟国. 浅析小学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中的创新与途径[J]. 学周刊,2018(21):166-167.
[3]邵小丽.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创新管理思路研究[A]. 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3.
[4]任晓靓. 小学班主任管理能力提升研究[D].湖南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