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仡佬“和合”文化对班级管理的促进作用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月5期   作者:吴新德
[导读] “团结、忍让、宽容、诚和、善处、礼敬”是仡佬先民和仡佬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摘要:“团结、忍让、宽容、诚和、善处、礼敬”是仡佬先民和仡佬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是仡佬文化的精髓,经过历代传承,构成了仡佬族独特的“和合”文化。仡佬“和合”文化是优秀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仡佬民族的根魂,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德育价值,能有效助力班级管理。首先,可用“和合”文化武装师生头脑,增强民族自信,丰富班级管理智慧。 其次,可用“和合”智慧,加强班级管理的策略指导。第三,可以加强“和合”文化的普及教育,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总之,活用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学生的智慧,这对于班级的管理有很好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 仡佬“和合”文化  班级管理   促进作用

        “团结、忍让、宽容、诚和、善处、礼敬”是仡佬先民和仡佬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是仡佬文化的精髓,经过历代传承,构成了仡佬族独特的“和合”文化。将现代教育思想和仡佬“六合”、“七规”(仁、义、礼、孝、忠、敬、让)文化有机结合,能有效打造“和合”学生,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促进学生之间的和谐、团结、善处。仡佬“和合”文化是优秀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仡佬民族的根魂,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德育价值,能有效助力班级管理。
        一、用“和合”文化武装师生头脑,增强民族自信,丰富班级管理智慧
         仡佬族“和”文化是厚重而凝炼的,它突出人的地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情感的联系,寄托着仡佬人的精神灵魂。“和”文化提倡不争之和,但并不排斥有为,是要告诫人们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妄为。提倡的是顺势而为,即顺应自然,不刻意去改变,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一个班级,全体师生之间能建立长期的和谐关系,这是管理好班级的一个基础,是班级管理的效益和目标之一,也是一个优秀班级成熟的一种表现。但是在一个班级中,总会有不同个性不同认识的学生,这就要求班级的管理需要不同的方法。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中流砥柱,用“和”文化理念武装头脑,让其能应对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学生,这是做好班级管理的基础。


         二、用“和合”智慧,加强班级管理的策略指导
        仡佬民俗文化主要讲“和”,讲感恩,讲友善。首先,在班级管理中,我力主落实“和”文化,尊重学生个体,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当学生有违纪行为,可用“和”文化先平静心态,给予他们于真诚的对话空间。然后帮助他们分析利弊,引导他们找到问题的出口,再循循诱导,指出其存在的缺点,找出解决的办法来,使他们心服口服。其次,充分发挥“和”文化“以礼促和”思想,重视礼约学生。比如让学生参与制定班规,使他们一开始就进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角色。《班规》一旦正式生效,便成了班级“法律”。在它面前,班上任何人既是守“法”者,又是执“法”人。不管是学生干部,或是普通学生,平时的班内管理便是共同全力保证《班规》的严格执行。面对《班规》,人人都有权利,同时人人都没有特权。对班主任来说,维护《班规》的权威,便是维护自己的权威;对学生来说,维护《班规》的尊严,使是维护自己的尊严,而教师的权威和学生的尊严都已通过《班规》转化为集体的意志。第三,当碰到一些荆手的、难缠的学生时,要善于发展“和合”文化进行调理。给他们一个空间,来达到和而有礼,知错改错。用“和”文化思想,合力推进班级的管理,经验表明,此举甚好。
        三、加强“和合”文化的普及教育,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文化不是虚无飘渺的,不是仅停留在经典中,而是存在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仡佬“和”文化是仡佬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仡佬文化的普及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查询整理资料学习,也可以以黑板报、讲故事、演讲等形式加强仡佬“和”文化的交流,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乐趣,在快乐中,无意识中得到民族文化的滋养。学生文化素养提高了,学会了自我管理,班级的管理自然效率倍增。
        以文化育人,以文化管人,这样的方式才能有长效。活用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学生的智慧,这对于班级的管理有很好的助推作用,在班级管理中是值得推广的。
        参考文献:
        1.钟金贵《仡佬族民俗文化研究》(遵义师范学院仡佬族文化研究基地项目)
        2.胡洁娜《仡佬族文化研究论文集》(遵义师范学院仡佬族文化研究基地项目)
        3.《道真民俗文化》 政协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委员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