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月5期   作者:王钟
[导读] 新课程改革提出普通高中各学科应重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普通高中各学科应重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只有在具备学科基础核心素养的前提下才能更加清晰透彻地掌握学科理论知识。对于高中地理学科而言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四项内容,为了实现核心素养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贯彻,应开展体验式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从实践中形成地理素养和能力。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原则;实践应用
前言
        高中地理学科的知识点内容较为分散,知识框架结构更加严密,学生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不仅应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还需要学生能够追本溯源掌握理论知识的根本并能够在实际的生活中将地理学科知识进行有效应用,这样学生的地理水平才能得到有效提升。然而,在过去的地理教学中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学生难以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学习过程枯燥乏味也极大的限制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体验式教学是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出发,遵循地理学科的学习规律,将学生带入课堂、参与课堂,学生在亲身参与下更能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体验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应首先明确体验式教学的原理,根据其实施开展原则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学方法的有益效果得到有效发挥。
一、开展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体验式教学的核心在于营造一个适合于学生学习讨论的环境,并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来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通过亲身感知和实践将学科知识内容融会贯通进行掌握,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并不完全是由教师发挥引导教学作用,更多的是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学习,并在学生的不断讨论探索下逐步形成完善的学科知识框架,在此过程之中学生将由过去被动式的学习转化为积极主动,这样既能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到学科理论知识,又能使课堂活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于高中地理学科而言,体验式教学的开展能够使教学目标清晰明确,体验式的课堂环境下学生将从多个角度对地理现象、地貌结构、自然资源等进行观察,使学生在新的理论知识学习时不再单一枯燥。
二、高中地理体验式教学的原则
2.1亲历性原则
        高中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学习并不只是停留在课本层面更要求学生从实践观察中加以印证。然而,在现阶段的高中教学中,教学时间紧凑、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淡化学科应用性教学,学生无法亲历感知到学科理论知识的原理及其内涵。而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科知识的应用将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将从亲自动手实践来获取相应的知识技能。地理学科体验式教学亲历性原则的发挥并不仅限于此,还要求学生从亲身感受与实践中有效发挥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例如在进行区域文化特征分析时学生应从自身的观察和积累出发分析区域的天气气候以及具有特色的地貌结构,进一步的还可以就区域文化进行深挖,从民俗节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等来探究区域文化。亲历性原则的有效发挥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的领悟体会,使学生更加透彻地掌握知识内容。
2.2引导性原则
        体验式教学的引导性原则主要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高中地理体验式教学并不是完全将课堂交由给学生,教师更应当在课堂中发挥其引导作用使各教学环节得到有效衔接的同时,引领学生对知识问题展开深入探索。在体验式课堂中教师更应关注学生的行为动作,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态,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去倾听学生对于知识存在的疑惑,从而在后续的教学中重点进行讲解。此外,教师在体验式课堂中的引导性发挥还应体现在对课堂节奏的把控上,体验式教学的开放性较强如果教师不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则容易出现课堂讨论话题被学生带偏的情况,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既能帮助学生快速接触到知识内容的要点核心,又能确保课堂教学有序进行。


2.3评价性原则
        评价性原则是体验式教学中重要的原则,尤其是在地理学科教学中通过课堂评价将能为教师后续教学方案设计提供参考,由于地理学科知识结构相对复杂,在讲授新的知识内容如果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则将会影响到后续的教学工作。在体验式教学中课堂评价主要是从评价主体、内容、阶段、结果四个方面展开,除了要求学生对个人学习情况进行自主评价外还需要学生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体验式教学只有遵循评价性原则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高中地理体验式教学的实践应用策略
3.1角色互换,学生上台当老师
        体验式教学并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应当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案设计使学生亲身参与到课堂。在体验式教学中让学生上台当老师,让学生利用自身知识储备展开对地理理论知识的讲解,当教学内容从学生口中讲述出来时会更易于其他学生所接受,同时学生在讲解地理理论知识时会在自身脑海中进行印证,这将便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长期记忆。角色互换的体验式教学还可以围绕着地理应用问题展开,这样可以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教师授课的感受。在角色互换前教师应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一方面让学生收集整理好上台讲解时的资料,另一方面在角色互换下教师将以学生的身份来倾听和提问,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对应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体验讲学过程中透彻掌握知识要点。
3.2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体验
        体验式教学的重点在于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通过在实践过程中的讨论探究来学习吸收学科知识。这要求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来创设合理的教学环境,给予学生更强的带入感从而让学生真正沉浸在课堂学习之中。在高中地理学科体验式教学的教学情境创设工作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图像资料、地图册等资源将教学内容场景更加立体地进行呈现,地理学科教学本身就要求图文并茂,学生可以从丰富的地理影像资料中了解到区域的地理信息,进一步的还可以利用自身所学知识对图像资料中的地理结构进行分析,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将使得自身地理核心素养得到培养。此外,在地理教学情境之中教学内容也将脱离于课本而多元化展开,这样学生的地理知识综合储备量将获得极大提升,并且在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下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课堂气氛也将有所改善。
3.3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
        课堂评价是实现体验式教学各环节有序开展的手段,通过问题、讨论、意见反馈等方式来收集学生的课堂评价既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又能为教师后续的教学方案设计提供参考。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时也应注重方式方法,评价工作的开展应面向班级内所有学生避免因为学生的地理水平差异造成的新知识学习情况不同。多元评价并不是单向的,学生也需要根据自身在课堂中的体验感、学习情况、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评价,这样会更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优化改善。此外,评价工作应严格按照教学内容进行设计,避免无关的问题询问影响学生在体验式课堂中的学习质量。
总结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颖的课堂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科教育工作开展提供新的路径。对于高中地理学科而言体验式教学的展开应遵循亲历性、引导性、评价性原则,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课堂讨论和实践参与来获得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在高中地理体验式教学的教学方案设计中可以通过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创设地理教学情境及多元化教学评价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体验到地理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李献明. 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 学周刊, 2018(25).
[2] 刘梅. 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有效性研究[J]. 才智, 2013(34).
[3] 陈爱军.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有效性[J]. 读与写:上,下旬, 2016(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