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高效课堂成为历史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对于中学生而言,学习历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以丰富自身的认知能力,完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能否学会从历史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的历史思维能力。而高效课堂作为落实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如何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俨然成为每个历史教育工作者需着重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学习兴趣
从历史学科的性质看,历史学科中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深刻的思想使其在众多学科中脱颖而出,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对于教师而言,历史知识博大精深,以史为鉴,鉴往知来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对于学生来说,历史知识趣味横生,以现代人的视角经历另一个时代发生的真实事件是学生热爱历史的出发点之一。而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效课堂为历史教学指名了方向和道路,它始终围绕学生为主体来展开教学布局,把学生置于教学核心的位置,以发展学生历史素养为根本目标。但从目前的初中教学现状来看,高效课堂并不“高效”,教师教学习惯难以改变,学生对知识主动建构和自觉迁移的意识也尚未完全形成,再加上受到教学思想和方法的影响,历史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因此,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教师要历史教学的故事性较强的特质,创新教学方法,全面优化教学过程;另一方面,也要牢牢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在对历史知识的探究性学习中产生深层思考,培养自身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兴趣为前提
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效率的重要前提,虽然历史知识本身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但需要有效的引导才能够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而教师作为教学的第一责任人,挖掘历史知识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就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兴趣为核心构建课堂教学,科学设计教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历史学习氛围,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三国鼎立”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我会从兴趣的角度入手。首先,我会以诗句的方式进行导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群雄割据的三国时代的向往。之后,我会让学生自由学习本课内容,总结重点知识,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进而,我再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来进一步了解历史人物,并自觉对比历史剧与教材内容的差异性,为深度探究埋下伏笔。最后,我会组织学生开展“青梅煮酒话三国”的主题活动,让学生搜集相关的历史故事,如,《百步穿杨》、《三顾茅庐》《空城计》等,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讲述,并评出最佳的故事讲解员。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使兴趣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提高其学习效率。
二、方法为核心
教学方法是否合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往往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成败,同时,教学方法也充分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艺术。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探究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既要迎合学生心理,也要让学生在方法的指导下不断发散思维,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我会以情境教学法来辅助教学。首先,我会以多媒体图片的方式进行导入,列出诸子百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在课堂上谈一谈关于他们的思想和主张,以此来引出课题。之后,我会让学生自由结为不同的小组,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本课内容,了解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的代表思想,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进而,我再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以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思想流派,组与组之间展开辩论,再现“百家争鸣”的局面。通过这样的方法,既能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评价为保障
科学合理的评价是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对于正值青春的中学生而言,教师能否了解到学生内心极度被认可的需求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采取合理的评价,并坚持激励性为主的评价原则,同时,创新评价的角度,促进生生互动,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满足感。
例如:在上历史课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会从评价的角度入手。一方面,我会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每个学生展开合乎情理的评价,比如,积极肯定每个学生在学习中的亮眼表现和长处,并引导每个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我会引导学生之间展开相互评价,在评价中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以提高自身的学习动力。
综上所述,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历史素养有着显著的积极意义。但高效课堂的构建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正所谓“教无定法”,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是一劳永逸的,它会随着学生心理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作为一名一线初中历史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应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应对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蒲黎明.基于“高效课堂”的初中历史教学思考[J].成才之路,2015(11):32.
[2]崔超.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学课程资源,2015(0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