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思路探析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4期   作者:杨克良
[导读] 在数学应用题解题的过程中,审题、析题、解题、验题等是基本步骤。
         摘  要:在数学应用题解题的过程中,审题、析题、解题、验题等是基本步骤。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紧密结合应用题解题的步骤,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促使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思路
        
         数学作为一门兼具“实践性”、“逻辑性”的学科,应用题教学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对很多小学生而言,应用题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近年来,针对小学数学的考查,应用题在数量、分值上都有所增加,在题型方面,强化了对实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核。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题教学的过程中,结合近年来的题型变化,理清应用题教学思路,指导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让学生充分掌握数学应用题解答的方法和技巧,促使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探索在教学中应用题教学的思路。
         一、强化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思路的重要性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强化应用题教学的思路至关重要:一方面,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教师教学的重点。而应用题作为检验学生数学应用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重视教学思路以及学生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培养,有助于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清晰,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以及数学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传统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以重复训练、题海战术为主,这样的教学模式,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难以实现“减负增效”的教学效果。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题指导的过程中强化教学的思路,有助于让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更加具有系统性、灵活性,全面提升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质量。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的基本步骤
         1、审题
         审题是应用题解题的第一步,也是极其关键的一步。审题是学生把握题意、明确解题方向的过程。小学生在应用题审题的过程中,要善于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把握核心数据,充分理解题意。笔者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小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常有粗心大意的状况。急躁的心理,导致部分学生在解题时,尚未充分把握题意,最终导致解题错误的现象。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强化对学生数学审题习惯、能力的培养,为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奠定基础。
         2、析题
         析题,即分析和理解题意。很多时候,在数学应用题解题过程中,析题与审题之间,其实没有那么严格的界限。在很多人眼里:审题即析题,析题即审题。本文中,笔者之所以将“析题”作为单独的模块来讲解,充分体现了分析、理解题意的重要性。我们知道:解答数学应用题,需要充分把握已知条件与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深入挖掘题目中蕴含的隐藏条件,去除干扰条件,方能达到正确解题的目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科学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达到高效解题的目的。
         3、解题
         解题是应用题教学最为核心的一步,也是所有步骤的目的所在。小学生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几点:一是注重数学运算的准确性。运算也是正确解题的关键,部分小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常因运算错误导致得到了错误的解题结果。因此,正确运算至关重要;二是书写工整。

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做到字迹工整、卷面整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4、验题
         验题是数学应用题解题的最后一步,属于检验的部分。很多学生在数学应用题解题中,缺乏验题的习惯是常见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培养小学生验题的习惯,懂得“回头看”,方能发现问题,找到错误,尤其是粗心大意导致的错误,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准确率。
         三、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思路
         结合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的步骤,立足新课程改革的思想观点,我们基本明晰了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常言道:良好的习惯可以让人受益终身。正是因为审题在数学应用题解题过程中的重要性,结合小学生在数学审题过程中急躁、粗心大意的现象,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促使学生在数学审题的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精准锁定题目类型。对小学生而言,应用题的信息量大,有时理解起来会具有一定的难度。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审题习惯的过程中,要通过科学的训练,让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能够迅速锁定题目的类型,把握解题方向,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项关键技能。
         二是深入分析关键语句,迅速把握数量关系。解答数学应用题,学生要善于结合题目中的已知数量分析未知条件,迅速把握数量关系。例如,应用题:妈妈买了三千克的桃子和三千克的苹果,花费23.4元。已知:一斤苹果价格是一斤桃子的1.5倍,求解:桃子、苹果的单价分别是多少?这个题目中,学生需要把握的关键数据是:总的花费23.4元,苹果的单价是桃子的1.5倍。那么,学生可以设桃子单价为x,苹果单价为1.5x,这道题的解答也就水到渠成了。
         2、夯实数学基础,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数学应用题解题的过程中,运算也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应当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强化对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为全面提高解题能力单调基础。首先,在基础知识方面,学生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数学运算公式、运算定律,并能够灵活地应用于数学解题中;其次,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如笔算能力、口算能力和心算能力等,通过全面提高学生数学运算的准确率,促使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升。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直接决定其数学应用题解题的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时,应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力,打破传统的“满堂灌”的数学教育模式,促使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应当明晰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的数学审题习惯、提高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代红.新课改下的小学应用题教学分析[J].中小学教育,2015(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