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西站枢纽开发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21
摘要: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安全是我们应该始终关注的问题,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制定比较完善的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保证建筑工人的人身安全,因此应该逐渐的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策略,保障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创新研究
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①复杂性。建筑工程涵盖的领域众多,包括交通、高层建筑、钢结构等方面的施工。除此之外,同一建筑工程又包括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水电施工等,可谓十分复杂。②特殊性。各个施工项目在地理位置、施工周期、施工环境、施工人员、配套建设等方面都不尽相同,每个项目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必须结合实际实施安全管理。③高危性。在工程建设实践中,无论是操作机械设备,还是人力施工,都有一定的危险性。除此之外,自然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危险因素的出现,给工程安全造成不良影响。④动态性。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不确定性,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对其他因素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施工过程,所以必须根据工程现场的变化情况实时对安全管理工作作出调整。
2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低
传统施工安全管理的理念,更多的侧重于施工进度的顺利开展,而直接的忽视了施工人员的操作是否符合规范,进而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各种施工质量问题,直接阻碍了施工进度。尤其是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其施工周期长,施工工序复杂繁琐,从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到竣工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但是很多建筑单位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成本的投入,在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并不会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不会构建专业的施工安全管理队伍,更是不会安排相关人员去排查识别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当然也没有采取一定的安全防范措施。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直接导致了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低下的情况。
2.2 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
现在的许多建筑施工单位对于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方面都不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的时候都是为了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他们没有认识到只有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安全制度管理体系才能够保证施工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甚至在管理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矛盾与冲突,这些都应该是施工单位应该关注的问题,同时要在管理的过程中制定比较严格的奖惩措施,这样才能够保证施工的安全进度,增加安全管理制定的实施效果。
2.3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且力量不足
由于多年来的工作惯性,我国建筑企业的部分领导和负责人普遍存在着轻视安全管理的思想意识,他们没有正确认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于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工作中的投入严重不足。此外,就目前我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而言,他们大多数是施工技术工人出身,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也不够,这就给施工现场留下了较多的安全隐患;更有甚者,在一些小型的施工现场,由于人手紧张且任务量不大,建筑企业经常会忽略了对其进行相应的监督和控制,也忽略了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这往往会带来了意料之外的严重后果。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
3.1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针对现阶段建筑企业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相应的建筑企业领导层人员以及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在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意识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对策来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首先,建筑企业要在内部与施工现场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对安全工作有一个全面、高度的认识。
而相应的施工单位也要在严格遵循建设部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施工人员以及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将安全生产与领导层人员的政绩、单位业绩及企业资质等相挂钩,从而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在建筑企业内部与施工现场营造一种安全生产的氛围,从而提升施工单位的整体安全文化素质,为后续的建筑企业的施工工作提供保障。
3.2安全技术升级,推动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
新设备、新工艺在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应用,不仅释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建筑施工的生产效率,而且解决了传统重体力劳动中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推动了安全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发展。
(1)安全技术升级。
所谓安全技术升级,就是结合建筑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从专业的角度完善安全防护体系,采用防控的手段消灭各种安全风险于萌芽之中。不仅要重视施工人员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建设,改善施工现场、施工生活区域的安全卫生环境,避免施工人员因为身体、心理等因素影响发生安全事故;而且还要加强职业病的预防,针对不同的建筑结构形式,采取对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改善施工环境,降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预防和杜绝职业病的发生。
(2)信息化应用。
科学技术的革新,使得信息化、计算机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采用信息化技术所构建的安全管理体系,也更符合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要求。例如应用BIM 技术,建筑施工企业可以构建符合建筑工程要求的可视化的三维模型,解决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工程参与各方之间的信息传递、协作困难等难题,并为管理人员提供整个建筑施工所需的各种信息,通过施工动态模拟和动态监测技术识别潜在的危险源,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有序。
3.3完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影响极大,建筑工程必须要积极探索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措施,以帮助建筑工程行业更好发展。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主要有以下措施:①制定科学完善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制。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首先要明确安全管理的重要性;②明确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目的与具体方针。积极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构建安全管理体系。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应该以预防为主要目的,以及时发现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这些安全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③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应该落实责任制度,明确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职责,贯彻落实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每一条制度及规则;④建筑工程预防措施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安全管理体系中还应该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以及时发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进而提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
3.4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水平,是有效解决安全问题,提高施工安全性的重要内容。企业可以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安全问题出现的机率。例如,在建筑施工之前,对施工人员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在安全培训课程结束后,进行安全内容的考核,通过之后才能进行工程施工。另外,随着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其对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引进具有更高专业水平、综合素质的工作人员,是实现建筑行业不断发展,推动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
4结束语
施工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工程质量和人们的生命安全全部依赖于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因此,上到国家、政府,下到每一个施工人员,都应当高度重视施工安全,建立完备可行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并严格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和工程质量,以及确保施工能够顺利实施,进一步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天功.新时期建筑施工过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策略初探[J].建筑知识,2017,37(12):62.
[2]汤元园.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J].民营科技,2017(04):112.
[3]梅红,高妞.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试分析[J].科技风,2015(1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