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2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在发生着不断的改革,国有企业逐渐成为国家税收的一部分。为了更好的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和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国有企业需要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增加税收筹划工作。通过对国有企业利益和缴纳税收的关系进行平衡,从而实现国有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获得国有企业和国家的双赢。
关键词:税收筹划;财务管理;税法
一、在税收筹划中实现国有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国有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一席之地,不仅仅需要对现有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进行优化和完善,还需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持续加强税收筹划工作。以科学合理的税收管理制度确保国有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减少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税收风险,确保国有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税收筹划工作能够有效地保证国有企业不会由于税收筹划失误而缴纳过多的税收,避免国有企业资金的流失。国有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工作时,需要确保国有企业税收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严格按照国家的税法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风险。
1.1增强国家税法认识,有效落实税收筹划政策
国有企业为了更好地进行税收筹划工作,需要对我国的税法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熟悉。只有充分了解我国的税法内容,才能确保税收筹划工作不会触犯到法律并且有效地为国有企业减少税收,因此,国有企业需要更加全面地对我国的税法进行了解和掌握,才能真正地将我国的税收政策落实到位,并且以税法为基础对国有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进行规范化。
1.2强化企业税收筹划管控,全面规避税收风险
国家税法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因此,对于国有企业来讲,税收情况和国有企业的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一些国有企业无法在税收工作中摆正自己的态度,形成逃税、漏税的想法,甚至产生漏税行为,这大大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税收风险。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完成的国家税收思维,借助国家税收政策来有效地减少国有企业的税收负担,真正意义地为国有企业节省资金。国有企业需要对国家的税法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后,以此来对自身的管理结构进行优化,确保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机制的合理性。国有企业只有不断地对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化,才能有效地帮助国有企业降低风险系数,确保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进程中开展税收筹划工作的必要性
2.1实现国家跟国有企业利益共存双赢
对于国有企业来讲,对其税收进行筹划后,减少企业的税负。从短期的情况进行分析,现阶段我国国有制企业的纳税额度在减少,且税基也在不断地降低。从长期的角度来对其进行分析,国家税收收入总数量没有减少,但是却处于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因此,我国税收部门不仅仅需要鼓励和支持国有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工作,而且还需要对其进行奖励。
2.2促进国有企业产业结构跟投资走向的有效优化
一般来讲,税收筹划工作是指对税率和税基之间关系进行平衡之后,实现减少税收的目的。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主要是国家借助税收杠杆来对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行指导,从而有效地调整国民经济和生产力布局。虽然,国有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降低税收负担,然而却也对我国税收杠杆引导国有企业结构做出调整。
2.3增强国有企业税法意识并满足税法内在建设要求
国有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实施前需要以税法为基础来进行工作,并且严格按照要求来推进工作,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国有企业的法律意识,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推进我国税法建设工作,避免偷税、漏税现象的发生。
三、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当中建立税收管理机制
税收筹划工作虽然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但是在税收筹划工作中与财务管理工作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现阶段,一些国有企业并没有将财务工作和税收管理工作进行区分,有的国有企业甚至是由财务管理人员同时负责税收筹划工作,这样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工作和税收工作不论是在管理目的、服务对象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为了有效地确保税收筹划工作顺利进行下去,并且对国有企业有效地减少税收,国有企业需要建立独立的税收筹划部门,这样才能真正意义将其进行区分。
3.1税收管理机制与财务管理机制相区别
虽然国有企业的税收管理工作是国有企业工作的一部分,但是税收管理的目的、服务对象和职责等和财务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将其进行区分。
1)国有企业需要对税收管理目标和财务管理目标进行有效的区分。财务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国有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以会计核算制度和核算准则来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明确和规范。而税收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帮助国有企业减少税收,不仅仅需要依靠财务相关知识和准则,还需要以税法来对国有企业的收入、成本、利润等情况进行分析,也可以对财务工作进行监督。
2)国有企业需要对税收管理服务对象和财务管理服务对象进行有效的区分。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是对国有企业进行服务。而税收管理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以国家税法为基础的国有企业自身。财务管理工作仅仅是为了有效地维护国有企业的自身利益,确保国有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而税收管理工作是以国家的税法为基础,在税法要求的范围内来确保国有企业的利益。当国有企业的利益和国家税法发生矛盾时,需要以国家税法为主来进行工作。虽然说,税收管理工作是为了确保国有企业的合理创收,但两者的工作职能存在差异。只有两者相互配合才能对国有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国有企业财务的清晰和合理,确定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明确国有企业的定位。值得注意的是,税收管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3)为了国有企业的合理创收而工作,但是,两者需要做好配合工作才能有效地对国有企业的真实财务情况进行监督。并且,财务管理部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否则会使税收管理的目标发生改变,使国有企业的税收风险大大提高,因此,国有企业的税收管理工作需要保持其独立性。
3.2完善税收管理人员的税收筹划意识以及专业度
对国有企业的税收管理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对比,可知其具有双重性。因此,对于税收管理人员来讲,其专业性和素质也需要高于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这不仅仅体现在工作的管理方面,而且还体现在税收筹划理念上。国有企业需要不断地提高和培养税收管理人员的意识,对税收管理人员的思维进行正确的引导,并且明确税收筹划工作的服务对象和职责,避免由于税收筹划管理人员的工作疏忽或者主观性而发生偷税、漏税现象,增加国有企业的税收风险。其次,税收管理人员不仅仅需要充分地了解和掌握会计知识、而且还需要具备税收知识,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国有企业减少税收负担,为企业获得更大的利益。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国有企业也逐渐地加入到纳税工作中去,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在其内部建立税收管理机制,并且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确保其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税收筹划机制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规避税收风险,避免企业缴纳不必要的资金。并且,还可以对国有企业的税负和利益进行有效的权衡,确保在税法要求的范围内使国有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逐渐地加入到我国企业纳税队伍中,因此,需要对国有企业的税收筹划机制进行完善,确保企业的税收工作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参考文献
[1]季晓燕.税收筹划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8.
[2]孔荣,霍社军.现代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8(06).
[3]余立范.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7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