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朔州供电公司 山西朔州 036000
摘要:物联网技术已经能够完全代表下一代信息技术的总体发展方向以及发展趋势,虽然现阶段物联网技术仍处于一个初期阶段,所拥有的技术缺乏一定完善性,但笔者始终坚信,随着人们的共同努力,物联网这项技术在电力系统通信领域中必将迎来一个美好且广阔的未来。本文基于物联网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通信中的应用分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电力系统通信;应用分析
引言
在实际的电力网络运营的过程中通过电力物联网的建设能够有效保障国家电网的有效运行、帮助新能源进行存储于调配并且实现综合能源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能够为我国能源互联网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1物联网的含义
构建无处不在的事物的网络框架是新时代,新背景下电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为实现万物互联性的美好愿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随着无处不在互联网的建设理念的发展,电力能源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将无法动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将逐渐缩小。物联网技术是网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不断发展的延伸。物联网这个术语是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概念,通过表现物联网之间的物联网性,可以看出,原来基于互联网的用户范围进一步扩大,通信和信息都可以在物品和物品之间实现更快的传递。智能传感器在桥梁、公路、建筑等所有领域都有更广泛的应用,基本上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共享,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利润。
2物联网对于电力系统建设方面的重要性
首先,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可以全面控制电能的生产、运输和消费方面,促进电力系统内外相关建设领域的合作,提高数据资源共享的开放水平,创新发展模式,构建电力产业发展的新生态。第二,电力网成为能源聚合、运输和转换过程中促进一种物理和化学能源转换的桥梁。优化我国能源的结构类型,可以减少电力系统传输中的能源消耗。电网可以在信息和电能之间切换,成为展示电网建设独特优势的综合服务平台。最后,为了实现能源、信息和业务的集成,必须深化电力事物的联网和智能网格的集成,这两者最终集成到了能源互联网体系结构中。因此,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基础是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建设。利用信息技术对电力的生产、运输进行综合认识,了解电力的消耗,搞好各种业务监控,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电网的支持。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构建功能性电力物网,为我国现代化生产和人们的衣食住行提供新的、环保、绿色的能源服务。
3电力物联网中泛的特点
组网快速且灵活,信息的感知全面,在传感器中,泛可以根据电力行业的具体需求对系统中的各个角落进行直接部署,有效实现全面感知。随着如今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无线传感设备可以进行灵活的部署,同时在此基础上通过协作组织的形式将快速组网和通信连接快速建立起来,实现电力系统周围环境的实时感知和各个关键环节的处理。这样的形式对结构复杂且涉及范围广泛的电力系统来说十分重要。比如在相对较为恶劣的海上风电场环境中部署传感器,可以有效监控风电机组,同时还可以使风电机组的故障率得到集大程度的降低,并在此基础上显著提升风电场的经济效益。
4物联网技术的关键核心
据调研,国际电联报告中明确标注了关于现阶段物联网4项关键核心技术,分别为对事物进行标识的RFID射频识别技术、对事物进行感知的传感网络技术、对事物进行思考的智能技术以及对事物进行微缩的纳米技术。具体地,REID射频识别技术可以借助射频信号进行自动识别以及搜集信息等各项工作,其优点是在任何恶劣环境下都能够进行非接触式的各项自动识别工作。无线传感器网络从技术层面来讲,是一项涵盖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传送信息一体化的先进网络信息系统,其最大优势为功耗较低且便于移动和铺设。传感器网络技术主要内容核心为对各类测试技术(网络化测试技术)进行系统研究,这一技术正在进行自我检测以及自我控制等方面的不断升级,变得更加可靠安全。
智能技术有效的赋予物体相应智能性,并且能够充分对物体各种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落实相关处理工作。纳米技术的主要涵盖纳米体系物理学、纳米材料学、纳米化学、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r学、纳米力学七大学科,这七大学科在现阶段可以总体归纳为纳米材料、纳米尺度的表征和检测以及纳米器件这三大科研领域。
5物联网在电力通信网中应用的关键技术
5.1优化电力系统功能
电力物联网可以解决现阶段电网能源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对电力系统进行优化,使其每一个环节均得到技术保障,实现稳定运行。加强对风能、太阳能等新兴能源的预测,建立完善的监测与预测系统,为新能源发电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要利用物联网优化输电功能,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确保问题得到改进。运用智能化技术优化通信功能,使传感器对信息的感知能力更加强大,并进一步完善对数据的智能化判断与处理功能。构建智能配电管理系统,对配网进行实时监测,及时监测故障,并对故障进行处理。利用物联网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在线办公和身份认证,还可以对工作进行随时的监督和管理。
5.2统一的通信规约
通信规约是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电力通信行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特别是近年来电力通信网终端不断增加,数据收集的难度相应增加,因此,必须指定统一通信协议,才能更有效地管理电力物联网的建设过程。在具体选择事物的网络通信规约的过程中,只有明确其可行性,才能更好地保证所有信息模型映射都是自下而上的。这将根据特定的电力设备及电力系统做出最科学合理的选择,有效地提高适应性,同时实现多种类型电力设备中各种信息模型之间的更紧密的连接。另外,网络层通信协议需要SCSM和APCI技术的帮助,以确保网络和信息模型之间没有冲突,进一步促进电力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
5.3数据采集与智能化运用
网络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发掘数据的价值,开展数据情景,加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目的,促进网络的建设发展。其次是为了满足无处不在的电力网络建设的要求,同时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电力服务。除了直观显示数据外,还改进了虚拟数据在流程中的应用。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实现电力设备的数字显示,同时提高了专家的专业技能。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电力部门工作的可视化控制和智能巡逻应用,减轻了网格员工的工作负担,提高了网格建设的速度和效率。
结束语
近年来,国家明确了无处不在的输电线路物联网、变电站物联网、流通物联网建设思路,并利用卫星遥感、智能检测、数据分析等高新技术,逐步推进输电线路设备无处不在的电力网络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陈绍真.电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研究——以“光-车”互联系统为例[C].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生态互联数字电力——2019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人民邮电出版社电信科学编辑部,2019:97-100.
[2]王彬,谢静.电力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在电力设备在线监测中的应用[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9,22(04):37-40.
[3]刘晓曦,殷帅.基于电力物联网的网络安全靶场应用设计[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16):201-202.
[4]巩锐.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前景分析[J].通讯世界,2019,26(08):252-253.
[5]陈琛,郭莉,高正平,谈健,吴晨.电力物联网背景下人工智能在电网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9,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