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建设探究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5期   作者:葛成洁 秦绪君 周珏 韩磊
[导读] 在进行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德育工作的建设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
        摘要:在进行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德育工作的建设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同时德育的建设也是各个班级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李文斌.班级德育建设策略新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10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先育德,想要建设好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必须从多层面、多维度去考虑,完善德育工作的建设,做到育人先育德,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关键词:中小学 德育 建设
        重视道德化教育,以伦理组织社会[ 梁漱溟. 中国文化要义[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0—21.],这是中国教育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德育研究在当代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多元化、多样化世界的挑战[ 杜时忠,孙银光,程红艳.德育研究70年:回顾与前瞻[J].教育研究,2019,40(10):17-26.]。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在德育建设工作中完善内容,以适应各个水平阶段学生的发展。在学生求学过程中中小学学习阶段是孩子们身体各个方面全面发展、全面发育的重要过程、在此阶段学校的德育建设实施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成长及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建设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一、德育建设中加强活动形式的多样化
        现阶段新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创新思维已经渐渐不能适应传统的课堂教育,在这种新的形式下,德育工作需要进行适当的转型和创新。
1、把德育建设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德育是立人的根本,家长作为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在德育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家庭的教育过程中,家长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掌握德育的变化与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夏柳.德育建设中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48(11):186-188.]。优秀的家庭教育需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重在家庭生活之中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独立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帮助孩子处理各种困扰,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家长需要转变身份与孩子们进行交流,另一种身份可能会更加容易和孩子们交流,这种身份可以是“朋友”“姐妹”甚至“兄弟”,这样孩子们才会真心的与家长进行沟通。同时家长也需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对自己的孩子不能过分溺爱,切实通过自己的行动打动孩子。家长也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可以与孩子进行不定期的谈话,也可以通过书信或带孩子参加活动等方式关注好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了孩子的内心,与孩子平等交流,让孩子更好地接受教育,从而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把德育工作从课堂之中延伸至课外
                喜欢玩耍是中小学学生的天性,德育工作可以与学生的“玩”进行有机结合,让同学们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接收到新的认知。把主题班会与“运动”“游戏”“实践”相结合,实现走出课堂的形式主义,让同学们自己去经历,自己去感受,然后由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们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吸收会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3、打通学科界限,建立多学科相结合的德育模式
        串联各个学科,让同学们在课堂中体会丰富有趣的德育体验。比如,把体育与数学课程相结合,在运动的过程中穿插数学所学习的知识点,做到既锻炼又思考。把语文、政治、美术课程相结合,让同学们把一个个政治案例画出来,在讲台上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根据自己的特长与任何一门学科或几门学科串联起来,在进行德育培养过程中开发学生们的思维。
4、把德育工作与社会相结合
        学校是一个小家庭,而社会则是一个大家庭。学生们总会慢慢走向社会,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在中小学期间可以让他们接触一些未来的职业场所,初步了解一下工作内容和主要责任,体会到工作的不易,进而让他们理解父母、老师、其他工作的工人,培养学生的敬爱之心。
二、德育建设中班主任需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个人魅力
        通过文献[ 姚悦,齐丽.关怀——班主任德育工作专业化实现路径选择[J].现代交际,2018(20):120-123.]了解到班级中班主任与同学们的关系大部分都十分融洽(87%)。

班主任是同学们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引路人,班主任的个人素养、人格魅力以及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会对班级的整体建设产生影响。在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班主任的榜样力量非常重要,我们不能只用说教的方式,班主任应该为同学们树立榜样的方式让同学们直观的看到、感受到,利用自己榜样力量更好的进行德工作。当然,多样化形式的德育教育可以进一步丰富班主任的工作,只要我们事先将每一项活动的各种环节计划好,一切课程、一切活动都可以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对于中小学生来讲,他们身心尚正在发育,缺乏抵御外界不良诱惑的能力。合理开展德育工作,可对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产生有效约束。此时班主任的任务就在于落实与推广德育工作,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价值观念。其次,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度重视。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此外,新课改的深入让美育与德育教育成为了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因此在开展德育工作时,班主任应将二者充分结合,在班级管理中对德育工作理念进行深入渗透,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思想。
三、德育建设中需要进行探究和创新
        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需要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为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交流平台,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素养。
1、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传统的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授课式”教学方法,而德育课程理论性的知识比较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教师可能会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课堂主体性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中小学德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进行教学,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比如、有些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不强,教师便多安排学生参加集体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和同学的友情,努力让学生融入集体活动中,真正做到参与活动;有些学生不尊重老师、同学,不爱劳动,教师要以身作则,多讲关于互相尊重的典故,让学生明白互相尊重是人与人交流的第一步,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教师在班级中应多开展以德育主题为主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选择与德育相关的题目进行演讲和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将生活中自己的优点展现出来,影响其他学生,同时让学生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2、德育教学形式多样化。
        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因此,教师在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以图片、图形、音频、视频、动画等形式立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并运用多媒体强大的集成功能,多为学生寻找与德育相关的教学素材,将课本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对德育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教师要紧跟时代进步的步伐,多学习新课改所提出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并学会熟练使用教学辅助设备,利用辅助性的教学工具和创新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总结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建设应该适应不同水平年级的同学,并且德育建设的方式应该趋向于多样化、多元化。实现德育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在进行德育建设探究中有必要借鉴艺术、美学、心理学甚至是宗教方面的研究成果,利用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及其艺术教学来调动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在幸福快乐的人生体验中走向真善美。
参考文献
[1] 李文斌.班级德育建设策略新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105.
[2] 梁漱溟. 中国文化要义[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0—21.
[3] 杜时忠,孙银光,程红艳.德育研究70年:回顾与前瞻[J].教育研究,2019,40(10):17-26.
[4] 夏柳.德育建设中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48(11):186-188.
[5] 姚悦,齐丽.关怀——班主任德育工作专业化实现路径选择[J].现代交际,2018(20):120-123.
[6] 高德胜. 生活德育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高德
胜. 生活德育简论[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3).
[7] 鲁洁. 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J]. 华东
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
[8] 班华.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J]. 教育研究,198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