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黄启邱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5期   作者:黄启邱
[导读]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组织者、参与者,是与学生接触最多
        摘要: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组织者、参与者,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关系最为密切的教师。和谐、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营造了宽松、自由的氛围,同时也能实现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应及时的进行教学管理理念的更新,积极的进行和谐、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实现高效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小学阶段;班主任管理;师生关系;构建策略
        一、引言
        在以往的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施者,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一直占据着主体的地位,以高高在上的教学姿态,对学生进行命令、强制性的管理方式。这种班主任教师 与学生处于对立面的管理格局,很容易使师生关系紧张、影响班级管理的效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关于班级管理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应首先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入手,实现学生自主管理主体地位的发挥,实现班级管理水平及效率的提升。
        二、在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班级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在小学阶段班级管理工作是连接学生与学校管理之间的桥梁,学校的管理策略和制度都是通过班级管理的形式进行落实、贯彻的。由此可见,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有助于班级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更有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而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影响因素,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良好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更加多的信任和信赖,从而对教师的管理工作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配合,更加高效的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2.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其教学氛围的优劣对于学生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形成及人格的塑造都有着重要影响。班主任教师通过良好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能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能有效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从而使教师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实现德育引领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的增强,促使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良好的发展。
        3.有助于教师管理素质的提升。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应是师生之间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通过良好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就应进行自身管理理念、管理素养、沟通能力及协调能力的提升,从而使班主任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管理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在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1.通过自身教育管理理念的转变,树立正确的师生观。管理理念是班主任 教师对于班级管理工作所持有 的观念和态度,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应通过教学管理理念的转变,实现正确师生观的树立,为良好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础,首先,教师应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到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管理主体地位,在充分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及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管理策略,以学生易于接受的管理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引导,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改善。其次,班主任教师还应及时的调整自身与学生的位置关系,不仅应放弃以往“高高在上”的管理姿态,“蹲下来”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以柔性的管理手段代替以往的刚性化的管理手段,从而实现良好、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2.通过有效沟通行为的实施,实现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实现良好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过程中,有效、良好的沟通行为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良好沟通,在沟通中实现良好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首先,教师应充分了解班级内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实施爱的教育。学生由于成长环境、性格特征的不同,在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也会具有不同的态度与效果。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交流之前,应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详尽的了解,从而实现沟通行为的有效性。其次,教师还应注重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学生心理动态的分析,从而逐步调整沟通策略,提高沟通行为的有效性。
        3.通过民主化管理制度的实施,实现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是师生关系进行构建的重要平台,只有在具有民主化的管理氛围内,教师才会使学生的管理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才不会使学生站在教师的对立面进行问题的思考,从而有助于良好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以民主的教育管理理念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指导,通过班干部轮值制度、班干部选举制度的制定,使学生自主行使班级管理事务的权利,实现良好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师生关系作为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水平及效率的提升。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应通过正确师生观的树立、有效沟通行为的实施及民主化管理策略的制定,来实现和谐良好师生关系构建,实现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黄艳梅.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体会分析[J].课外语文.2015(14)
        [2] 袁红晶.浅议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5(07)
        [3] 王新明.浅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班主任[J].发展.2019(05)
        [4] 陈梅珍.浅析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和优化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4)
        作者简介:黄启邱,1971年12月27日,男,民族:壮族,籍贯:广西都安
        学历:大专,现职称: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班主任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