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讨林惠蓉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5期   作者:林惠蓉
[导读]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既不能过于刻意,也不能过于隐晦,这样都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理解。教师要做到随课推进、逐步深入,使学生深刻理解、自觉践行。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
关键词:高中政治;立德树人;渗透;实践
引言
        在教育过程中,为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广大教师必须要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了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有效渗透立德树人理念,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提高各项素质并时刻注重言传身教, 同时需要深度发掘高中政治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感受立德树人思想, 从而使立德树人理念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真正落地生根。
一、当前高中生在思想道德层面出现的偏差
        1.自我约束能力不足
        高中阶段,学生在年龄上已经接近成年人,因此在思想道德层面也需要具备基本的自我约束意识,但很多高中生在自我约束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比如,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如果没有教师检查作业,他们很难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再比如,很多高中生一到放假就不能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放任自己晚睡晚起,甚至吃饭也不按时,作业完成得更是乱七八糟。这是都是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足的表现,说明学生在心理层面还不够成熟,对自己身心的约束不足。
        2. 家庭及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很多高中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家庭及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在家庭生活中,他们不懂得付出,也不会做家务,对父母不懂得感恩,一味索取。在社会生活中,很多高中生也缺乏责任意识,如不遵守交通规则等。在学校,集体劳动的时候,很多学生不愿意参与,不愿付出劳动维护公共环境,缺乏基本的奉献意识和合作意识。这些点滴小事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品德问题,更会影响一个人的长远发展[1]。
        3.道德行为落实不够
        高中生已经具备基本的道德认知,能条理清晰地说出很多道德行为准则,但在行为方面却存在显著不足。比如,高中生虽然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但还是有很多学生会乱丢垃圾,不注意保护环境。再比如,学生虽然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但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节约用水的大有人在,水龙头没有拧紧时,很少有学生会去主动关上。在诚信方面,很多学生会碍于面子而撒谎。由此可知,学生虽然知道怎样做是对的,却常常反其道而行之。
二、 在高中政治课堂深入推进立德树人理念的策略
        1.教育工作者转变自身教学观念
        对于学科教学方式变革和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课堂授课观念要先开始转变。因此,要想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充分融入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让这一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推动高中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师就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传统意义上的政治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学科知识和能力培养,更多的是为考试做准备。

在立德树人理念的引导下,思想政治教师应当认识到这一理念的渗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会产生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一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必须要关注国家、社会、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从大的视野上不断扩充自己的认知,并结合教学实际创新授课方式。除此之外,德育教育也离不开教师的以身作则,从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出发,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整体素质,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德育教育对他们以后的成长和学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由于立德树人的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仍处于初级阶段,许多教师在结合教材和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往往会产生流于表面的现象,这会让学生对德育的理解产生距离感,无法从课堂的讲解中感受到德育教育对自身发展的作用。因此,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德育感化,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来深入挖掘德育的内涵,以此来提升学生对这一理念学习的真实性。以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必修二《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一课的教学为例。教材中所给的书面语言对“世界多极化”的解释较为专业化,学生理解这一内容时也会遇到一定的障碍。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沟通,并以自己认知中较为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这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考查,也是“立德树人”中“树人”理念的深刻实践[2]。
        3.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师不仅可以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同时也可以将课堂教学的内涵加以拓展,将课堂延伸至课外。教师在讲授完某一单元或某一课之后,针对教材内容让学生在假期完成一个小任务,通过手中的手机、摄影机记录下自己观察的世界,可以采取摄影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录制小视频的方式。这些作品可以反映学生身边发生的令人感动的事件,也可以从批判的角度反映不文明现象。在假期结束后,由教师组织进行一次分享交流活动,每个学生都可以针对自己作品所表达的内容畅所欲言, 然后由学生自己选出其中的优秀作品进行奖励, 并且每位学生的作品都可以在班级文化墙上进行展示。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亲自参与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的积极性,同时也促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国家发展与社会生活,并能够基于自身的思维做出价值判断, 使立德树人理念更深入学生的内心。
        4.与时俱进,结合时政热点实现立德树人
        政治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结合十分紧密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结合时政热点渗透立德树人理念。以“文化创新”部分为例,在讲解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引入我国近年来在文化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如智能机器人、国家自主研发的水底智能探测设备等,引导学生树立积极进行文化创新的态度,深度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3]。
结束语
        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课程,因此高中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改革政治课程,转变过去将思想政治课程视作文化知识课程的传统认识,将德育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不断发掘德育资源并使德育教育真正走出课堂,走进学生的内心,从课堂的德育教育出发,不断内化为学生优良的价值观,使高中政治课程真正利用思想铸魂育人。
参考文献
[1]单凤彩.高中政治教学“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11).
[2]时静.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J].课程教育研究,2017(31).
[3] 唐贵海.高中政治课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J].新课程:中学,20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