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的以掌握运动技能、培养竞技意识为重点的体育教学已不能适应中职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需要,本文就中职学校烹饪专业体育教学创新的必要性、创新教学具体举措以及教学评价、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阐述,以期通过教学创新,达到教学与专业相融,做到体育教学为学生专业学习服务,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与发展服务。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新
中职体育与健康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主要途径,学校体育不仅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还应注重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而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促进学生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
一、创新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的定位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教育要突出实用性,要贴近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为此对中职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必须与专业衔接
中职学校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专业学习,各专业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不同,依据学生专业特点,达到体育教学与专业相融,做到体育教学为学生专业学习服务,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服务。
2、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必须服务于培养目标的达成
烹饪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纪律何职业习惯,促使学生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自觉增强服从、合作、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体育教学首先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优良作风,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二、创新体育教学的重要举措
中等职业学校具有专业定向性、教学合理的针对性和生产实践的实用性等特点。体育教学要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体育教师要紧密结合专业特点组织教学,从而实现体育教育目的,满足以人为本的培养需要。
1、教学内容要符合专业要求
职业学校专业性较强,专业特点也各有不同之处。因此,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要有针对性,以学生发展为本,增加与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相适应的职业运动训练,充实和完善对职业活动有益的运动技能储备和体育知识。
2、教学方法要体现职教特色
中职体育教学必须紧密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从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出发,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的中等职业教育体系,充分体现教学方法的科学性、职业性和先进性。
(1)采用分解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如教跳马内容时,首先向学生讲解示范,建立正确的助跑、踏跳、腾空、落地的动作概念,然后进行分解练习。既不感到枯燥又增强了学习锻炼的信心,克服了胆小害怕的心理,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2)采用游戏、竞赛和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何团队意识。竞赛法能够激励学生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竞争精神;合作学习法能使学生意识到个人和集体间的相互影响,使学生能够自觉协调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荣誉感。我在跳绳教学中通过合作性学习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案例。第一步:提高连续跳长绳的总次数。第二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跳长绳练习。第三步找出影响本组跳绳成绩的原因。第四步集体讨论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步技术好的同学帮助较差的同学改进和提高跳绳技术。第六步适当安排跳绳的顺序和方法,并再次集体练习。第七步小组间比赛。学生在相互指导和帮助的过程中提高跳绳技术并学会合理安排跳长绳的顺序,在掌握合作跳绳方法、提高跳长绳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3)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首先结合课堂常规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的教育,如通过队列练习,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以短跑教学为例,结合技术动作要领,要求学生遵守规则,打消抢跑等投机心理,培养求真务实的精神。
(4)创设教学情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只提要求,让学生进行尝试学习。下面就是我在跨栏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的案例之一。教师可将学习目标设为:A探索并正确地完成跨栏跑的方法;B提高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和能力;C发展学生的速度能力、协调能力。激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大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和练习,将学习跨栏跑的正确动作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探究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并将发展速度能力、协调能力融于学习与练习过程之中。
3、教学评价要注重多元化
(1)学习过程的评价
见下表:
.png)
师评、自评与互评的结合,创设了平等对话的平台,强化了学生的民主意识,形成了一种相互监督、相互评价的机制,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主体意识,促进了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三、创新体育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认真分析、研究并掌握各专业的特点,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与身心特点,用自己的行为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专业,将专业特点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与终生的锻炼的自觉性,帮助学生树立和培养良好是职业体育道德观。
2、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贯穿教学始终
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因作用,即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另外,教师只有最大限度适应学生的需要,因材施教,积极地鼓励、引导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兴趣。
3.和谐的师生关系决定着教学的效益
体育新课标明确指出“体育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即体育教师与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一种和谐、平等、互相促进的关系。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必须适合学生专业学习需要,为学生职业服务,使体育教学能融入到专业中,这是现代职业教育对职业学校体育教师提出的强烈要求。
参考文献
[1] 郑厚成.体育与健康教学参考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戴德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针对性体育教学改革的探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