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让每个学生都可以了解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并且可以得到各自的发展,那么农村初中数学怎样教学才能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数学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中考成绩提供强有力支撑,为高级中学输送合格的人才呢?本课题以农村初中数学中考提升为研究切入点,对我国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现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不断提高初中数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中考应对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中考,实践,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乡镇农村初中,学生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农民家庭,其中很多都是留守学生,学生学数学兴趣不浓,动手动脑能力不强,思考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但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把新授课、复习课真正转变成学生整理、掌握、巩固知识,弥补新授课解决不了的问题的课。是我们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课题,近年来,由于中考试题内容不仅理论联系社会实际,还融入了学生生活,更重要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提升新授课、复习课的教学效果,成为了摆在我们所有初中数学教学一线教师面前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因此,我们决定进行《农村初中数学中考提升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期望通过研究,寻求探讨出最合理的适应学生的中考成绩提升方法策略,并应用到教学中去,从而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 课题的界定
“初中数学”,是指目前使用的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人教版数学新教材。我校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提出“以教改促教研,以科研促发展”的思路,“和谐发展”“减负增效”“培养学习兴趣,激发主动学习意识,提高教学效率”,这些已成为全校老师的共识。因此,探索促进学生数学高效学习的策略研究是我校目前中考的实际需要。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是调研、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了解课堂内有效的分层教学和课外的恰当的“因材施教”的辅导状况等,努力促使学生的转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中的喜悦、学习能力的提高,看到学习成绩在逐步提升,从而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通过中考契机和平台,为学生打好坚实数学基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高级中学输送合格的人才。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1、数学新课程理论: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使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些观念对我们研究学生学数学提供了方法和观念上的指导。
2、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习者传递知识的活动,而是学习者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而是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而且这种建构非教师所能代替。
四、课题研究意义
1、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使他们学会学习、实践、创造,体验到数学学习的获得感,使他们能健康全面的发展,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让他们在接受关心、关爱、帮助的同时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引导他们也来关爱别人,关爱社会,感恩社会。
2、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数学学习中的成功和喜悦,给予每一位学生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3、交流、合作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体现。合作、交流的实践研究能很好的提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能有力的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发展,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应对中考能力。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终身的发展培养学习能力。
4、能提高初中数学教师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
五、课题研究对象
(1)、我校九年级共有6个班,共281人,
从成绩来看,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尖子生不够突出,学生个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存在偏科现象,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有所欠缺。
(2)、中考命题探究
近年中考数学命题注重对学生探索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更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开发与提高的培养。以及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去探索规律,获取新知的能力。特别是四月调研考试试卷给我们复习指明方向,学校要求我们引领学生进一步提升数学应对中考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复习时按下面要求去做,
1、四调以后首先要进行查漏补缺,复习不能有知识点的遗漏,数学四大领域的复习必须全覆盖。
2、四调我校数学学科的成绩与往年同期相比成绩较好,第二能复习中高档题还要适当加大难度。
3、要注意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的复习备考,注意以军运会等时代热点为情景设计数学问题进行训练。.
4、无刻度直尺的作图问题是难点,四调学生该题做得不好,这也是今年中考新增的考查方向,后一阶段复习要强化。注意作等角、等线段、找极值点等问题。
5、要重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复习备考。转化、构造、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要化大力气突破,这是中考能否取得高分的关键。
6、复习课的教学 要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基本模型, -一些方法要固化。 复习题目不要模式化,要注意变式,中考与四调相比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尤其是综合题压轴题变化更大。
7、要将填空选择題中的难题与压轴题打通复习。
8、23、24题的第一问要求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要做对,后面两问是难点,是取得高分的关键,要化大力气突破,要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战胜困难力争取得优异成绩的良好精神品质。
9、适当分层,分层教学训练,分类辅导突破要通过后一阶段的复习,使所有的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既要关心后30%的学生,提高合格率:又要关注好学生,帮助他们突破瓶颈,增加高分层面学生数量。辅差培优一起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10、要教会学生应试的策略和方法,有所为有所不为。考前跟学生进行心理调节,力争中考取得理想的成绩,不留遗憾。
六、课题研究目标
1、围绕如何“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较大的进步和发展”这一宗旨,从观念与实践中改变数学教学中的低效现象,构建一套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2、探索出有效的数学课的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乐学、会学,引导学生掌握高效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减轻学生在复习阶段的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努力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4、在实践中反思总结和提炼中学数学有效复习的基本经验,探索教育规律,寻找适合我校数学复习课的课堂教学策略。
七、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主要内容:
我校学生特点如下:
1、分析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帮助学生找到合作的途径,掌握合作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竞争等现代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确保数学成绩整体提升,促进学校整体教育的发展。
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针对本课题研究,在教学中边实践边研究,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主动把课题与教学实际相结合,通过实际行动,进行自我实践、总结,使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调查法:调查学生数学学习水平。
文献法:检索相关文献,夯实理论基础。
个案研究:对学生个体进行跟踪分析,建立个人档案,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分析,跟踪观察学生个体变化。
八、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8.9—2018.10)
1.选定研究课题,搜集研究资料,占据与本课题有关的情报资料。
2.确定研究方向-整理分析情报资料,调查了解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并分析优劣,确定研究内容。
3.制定计划,构建研究框架,确定实验班级。
4.组织课题申报,填写课题申报评审书并上报。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8.11—2019.3)
1.开展研究工作-按实施方案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并把每一个细节落到实处。
2.测评实验效果-定期对实验班级进行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效率,学习成绩检测。
3.总结实验经验,完善实验方案,不断调整研究。
4.梳理实验成果,交流研究体会,总结经验,并写研究论文,并评估。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9.4—2019.7)
1.汇总,提炼实验数据,资料,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和总结。
2.整理成果,写研究报告。
3.申请结题,邀请专家进行结题验收,推广研究成果。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
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目标,成效显著,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我们养成学习、思考的习惯,增强科研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快速发展,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2.构建了一些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策略,切实提高了学习效率,我校中考在全区取得优异的成绩。
3.构建了有利于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教学模式,形成一些优秀课例、教育叙事、论文等成果。
十、课题研究后的反思:
经过一年学习思考与实践,在数学方面,我们已取得了好的做法,我校数学因此取得中考有始以来好成绩,上好新授课、复习课,对学生系统学好数学,发展思维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如何上好数学课,上活数学课,研究透数学课,我们还需再接再厉,路还很漫长,需要我们齐心努力开展研究,探索、提炼出最佳数学课的课堂教学策略,努力提升中考数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