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阶段,数学是非常重要的科目,其本身难度较高,是大部分学生比较头疼的学科。面对新课改的推进,协调发展,改变教育思路成为了关键。高中数学需要打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解放教学模式,做教学过程优化,最大化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本文将以互动的角度出发,分析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让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到学习过程,提高教育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互动教学;优化策略
前言: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中,教师打破传统,尝试对各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应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教师改变了教学思路,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意识、数学思维,能够助力学生更全面的发展。
一、利用生活优化课堂
数学本就是对生活现象的解读,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学知识。教师教学中需要发挥生活的作用,展示生活与数学知识的联系。数学教育能够赋予生活更多哲理与思考,生活让数学的学习变得简单、通俗易懂。如概率学知识的学习中,就可以用生活作为案例。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看似顺口溜实际上在生活中有充分的体现。比如天气预报明明说今天晴,于是将被子晾在了户外,可是下午的时候天气突然骤变,下起了瓢泼大雨,这种看似十分简单的小故事,就和概率知识有密切的联系。在数学教育中,概率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有了概率知识的解读,人们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才能够更通畅的解释。数学和生活关联非常密切[1]。教师需要做好生活因素的利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分析能力。如立体几何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做好引导,让学生明白立体几何和生活之间的关联。比如教学中,教师可以搭配情境教学的方法,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现代感十足的立体结构大厦,随后让学生说一说这种富有艺术气息、现代感的抽象立体大厦包含了哪些自己所熟悉的图形。随后学生就会说有长方形、有正方形、有圆形、有三角形。过去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往往需要付出非常多的精力,但如今有了情境教学,就显得十分便利。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合理使用各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2]。帮助学生感受到知识和生活的关联,让生活作为引子,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益。
二、巧用故事优化课堂
即便到了高中阶段,不少学生还是很喜欢听人讲故事。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使用使用各种故事,作为导课资源或是解释方法,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趣味十足的故事吸引了学生,能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习热情[3]。在学生参与到学习当中以后,知识的学习难度自然可以得到控制与降低。如学习函数与方程一课,教师就可以用小故事山乡巨变作为引导,这个故事写到的是,早晨太阳没出来的时候,东方天上有几朵白云,过了好一会,太阳开始升起,照亮整个天空。美妙的故事搭配着美丽的景色,让学生如痴如醉,好似真的也进入到了仙境之中。随后教师就可以提问刚才的故事中,一共有几种变化能够反映函数方程关系,请说一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得到了调动,学习热情得到了成长。
三、丰富形式注重活动
过去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十分单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改变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和安排更趣味性的学习过程、学习思路。让学生和教师能够在良好的情境氛围中建立充分互动。教学中要重视互动与交流过程,发挥多媒体技术价值,展现理念新颖的教学过程。
师生交流互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重点问题、重点知识提问,帮助学生深入其中,掌握与理解知识内容、知识关联,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师生互动是培养师生感情的关键,能够保障教学活动有序推进、顺利进行。
四、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解决数学问题最为关键的就是灵活使用数学知识,能够精准计算数学问题才能够保障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科学数学教学最关键的就是培养学生基础能力,包括发散思维、创新意识,要让学生能够具备耐心、细心的学习态度。平时教师应当多关注这些点,做好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指引。如三角函数往往每道题目都会有很多解题方法,这实际上就是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渠道。如这道题目,a是三角形锐角,sina-cosa=15/11,请问该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此时学生就需要分析,解读的方式来判断,这个三角形基本上只会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随后用sina和cosa的大小、正负做判断得出a 是直角、钝角或是锐角。解题方法包括两种,第一种等式两面平方后,1-2sina×cosa=225/121,通过化简得到sina×cosa=-52/121。结合三角形0°<a<180°,所以sina肯定是正,那么cosa 是负,则 a是钝角。另外一种方法是假设,先假设0°<a<90°,从中可以得出函数sina-cosa≤1是不成立的,因为0°<a<180°所以a 只会出现在90°至180°区间。所以a是钝角,得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教师教学中,一定要保持思维活跃性,让学生以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知识使用能力和理解水平。
五、巧用任务互动教学
数学教学中,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水平是不一样的,为了更好的教学,教师需要提前布置一些教学活动、教学问题、教学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这样学生就会自行归纳与整理知识难重点。通过思考的过程,将知识点变成自己的理解和内容。学生在任务学习过程中,探索知识,随后就不会再盲目学习,有追求、有目标的学习效果要更好。如学习《指数函数》知识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先设定任务:指数函数的概念、生活中的应用。用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学生就会顺着问题去发掘答案、发掘知识。在师生互动中,增强对概念的理解,在实践中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结语:为了更好的达成教育目标,教学就需要体现互动价值。互动是教师了解学生,学生明白自身问题的关键。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为学生设计更趣味、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学条件,助力学生学习,使学生形成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张帆.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131+148.
[2]李德平.互助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135-136.
[3]巴仙·吐尔德汗.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