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5期   作者:刘洁
[导读]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构架,计算能力是小学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组合
        摘要: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构架,计算能力是小学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组合。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四基”的夯实,“四能”的培养,通过对计算教学策略的优化,实现计算教学开展、计算能力与生活实际的无缝对接,让学生在多元化计算指导方式的指引下,实现基本计算能力的强化与培育,为数学核心素养形成提供助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思考
        计算涉及的范围特别宽泛,除数学之外,很多基础学科知识的学习,生活问题的解决都与计算息息相关。但是,由于小学学生对计算作用的理解不够深刻,其计算能力正处于发展期,加之教师计算教学指导策略不够科学、灵活、生动,导致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指导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和困境。对此,教师应该引起重视,并加强研究、学习、分析,对计算教学策略进行优化与革新,就计算教学路径予以拓展和丰富,让学生在不断学习、理解、内化中切实提高其计算能力,实现计算教学与学生发展的互促并进,为确保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更好开展而奠基铺路。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开展的基本原则与导向剖析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指导活动的开展,应该以凸显核心目标达成,核心内容渗透,核心要求落实为基础,本着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促进计算教学发展的原则,让学生在丰富、生动、多样的计算生态内全面增强其计算能力,切实提高其数学核心素养。
        1.以实现核心目标为导向,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全面增强学生的“四基”和“四能”
        小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期间,对于“四基”的培养,“四能”的提高,便是计算教学中应该落实的关键目标。在“四基”培养中,教师应该以基础知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基本素养为重点,让学生在计算教学中夯实数学基础,掌握基本的计算规则与娴熟的计算方法。在“四能”塑造中,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发现问题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指导,实现计算教学与“四能”提升的互促并进。同时,应该淡化成绩评价对学生计算自信提升的不利影响,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计算的内涵,以浓厚的兴趣,饱满的热情投身计算教学,参与教学活动,提升计算能力。
        2.以侧重核心内容为驱动,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切实培育学生的“算理”和“算法”
        全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在学生基本数学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基本计算步骤和程序的指导,让学生将基本的计算步骤、计算程序应用至生活实践,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加强对算理和算法的指导,便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师应该加强对算理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规律、方法、技巧、步骤,进而按照科学、高效的算理要求进行计算,提高计算的精准度,科学性。其次,教师应该加强对算法的训练,灵活变通教学指导方式,让学生对每一种计算方法都能深度理解,并恰当应用至学习实践,以科学的计算方法解答具体问题,提高计算教学的针对性。最后,应该在应用能力培养上下功夫,实现算理、算法与生活实际问题的紧密关联,带动学生利用科学算理、合理算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3.以落实核心要求为根本,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科学指导学生的“会算”和“用算”
        核心素养驱动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而是让学生利用所学计算知识,借助所形成的计算能力来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计算教学由知识向能力的迁移。因此,教师必须将会算和用算指导融合至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方方面面。

一方面,在计算问题设计上,应该遵循难易适中、分类推进的原则,夯实学生的计算基础,提高学生的会算能力,切记由于计算题目太过复杂,严重挫伤学生的计算自信。另一方面,在用算能力评估上,应该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形成举一反三、逐累旁通的意识,学会创造性应用基本计算方法进行一题多解,发散思维,促使学生用算的熟练度、精准度全面提高。
        二、核心素养下优化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具体措施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以全面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路径上不断变革、加强创新,让学生在全面提高其计算能力的过程中塑造核心素养,提高教学效率。
        1.科学设计教学安排,不断优化计算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计算能力提升、学习习惯培养、数学思维塑造的关键学段,在计算教学内容设计上,教师应该以教材为基本参考,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在充分、恰当、高效的教学指导中参与计算教学。一是计算内容难易必须适中恰当,切记由于内容过难、过偏而挫伤学生学习自信。在内容呈现上,发挥好教材的统领作用,在确保学生全面掌握教材计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向生活应用拓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计算目标尽量分层实现,坚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原则,使不同学生的计算能力均得到实质性提高。三是加强计算习惯的培养,自第一次计算教学开始,便有意向计算习惯培养倾斜,让学生切实摒弃粗心、大意、马虎等不良习惯,以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提高其计算能力。
        2.及时变革教学方式,全面拓宽计算教学路径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度落实与全面践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也应该在教学方式、路径上寻求变革与突破。一方面,教师应该加强对计算教学活动的组织,借助计算游戏、竞赛活动等方式,让学生萌生计算的热情与欲望,积极参与、彼此协作,提高其计算能力。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对现代化教学媒介工具的使用,利用视频、动画、微课、图片等方式开展计算教学,让学生在全新教学体验中培育核心素养。
        3.切实关注教学评价,充分营造计算教学生态
        针对不同学生计算教学现状,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好教学评价的作用,结合学生课内外表现,给予其客观而全面的评价,让学生认识到其计算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优势和进步。对表现优秀者,及时肯定并进行鼓励,增强其学习自信;对问题和不足,及时指正,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和注意,为计算教学科学开展,教学效率全面提高而营造生态。
        三、结论
        总之,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开展,应该以学生发展为驱动,将核心素养要求融合至计算教学的方方面面,给予学生充分而全面的体验机会,为确保计算教学得以更好开展,学生计算能力全面提高而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李世锋.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思考[J].名师在线,2019(25):28-29.
        [2]刘栢麟.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57.
        [3]黎小红.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99+101.
        [4]王文军.浅议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7):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