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当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高速普及,信息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课堂上教学的必备手段。当然高中地理课程也不例外。本文主要从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高中地理教学现状以及高中地理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地理 信息化教学 多媒体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学生也不再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现在这个时代的学生从小接触电子产品,如果仅仅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板书为主,理论授课的话就很难引起学生对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在这个时候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提出,使得现在越来越多老师在课堂上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化教学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缺点。
一、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被广泛使用,一方面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刻板无趣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的应用于课堂,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对课堂知识更感兴趣。另一方面,信息化运用于课堂有助于将抽象的画面以图像声音的形式具体化呈现给学生看,通过这种直观的感觉帮助学生能够快速理解老师上课所讲的知识内容,另外互联网的使用为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使老师的教与学生学更加简单,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对地理知识热情和主动性。
二、高中地理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守旧,教学手段单一
尽管新课标的提出影响了一些老师的教学方法,但是意识教育体系已经在学校和老师思想范围内根深蒂固,还有不少的学校以学生成绩的高低和本学年度的升学率来衡量教学的效果。很多老师依然是在课堂上运用满堂的理论教学这种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模式不仅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且没有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工具只有书本和黑板。这样使得教学模式守旧,教学手段单一,同时教学活动相对比较单调、乏味。
2.理论与应用脱节,学生普遍缺乏动手实践能力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老师主要以板书为主进行地理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只是老师的讲与学生的学这种模式,使得学生像一个学习机器,老师教什么学生就跟着学什么,没有自己的思考。在课堂上使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使得课堂内容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学习到理论知识,并不能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所以这样将地理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分隔开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动力和兴趣,难以满足学生对学习的全部需求。
三、高中地理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1.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老师在课堂上运用生动的视频以及多彩的图片播放教学课件,不仅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注意力,更能够缩短学生与地理课堂理论知识的距离。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视频上讲解的一些地理位置,根据地球仪来向同学们进行展示出来。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兴趣以及热情。例如在《地球的运动》这一门课的时候,老师可以指着视频中地球的运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太阳从东方升西方落,从而引出这节课的内容《地球的运动》,并且老师可以运用地球仪来向同学们展示地球的运动。再比如老师可以运用地球仪将灯光从一个斜角射入地球仪,让同学们观察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综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使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应该将信息化教学与教学工具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教学。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得出问题的结论。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参与课堂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等能力。更能够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例如,在讲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节课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有个小组可能会回答为地球提供能量,有个小组可能会回答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在学生回答完之后老师可以将同学们集思广益的答案进行总结,补充。然后让同学们更全面地了解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在讲解《地球的运动》这节课的时候,老师也可以运用地球仪让学生进行讨论地球运动的特点,运用地球仪向同学们讲解昼夜交替和时差,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内容。以及可以利用地球仪向同学们展示国际日期变更线和国际日的界限,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的内容。老师也可以向同学们进行引导式提问:为什么新疆和北京存在的时差?为什么我们会比新疆人上班早一个小时?通过这样的发问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的答案,通过讨论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又能够让同学们集思广益从而使得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更加清楚明白。在这节课完成之后,老师也可以向同学们布置课外作业,比如运用地球仪能够清楚地指出各大洲各大陆的位置。
总结:虽然地理的概念比较抽象,但我们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以及多媒体视频播放的形式向学生们进行教学。并且在课堂上通过引导和分组探究,使学生能够在对课堂产生兴趣的同时,更能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许洁.信息化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下旬刊),2016,(第2期).
[2]牟来多.信息化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速读(中旬),2015,(第6期).
[3]张学军.浅谈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课程的整合[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