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学生管理中处处体现着师生这层关系,稍微不注意,就把握不好学生与教师的正确距离,要么过于亲密,要么过于疏远。从人的角度出发,从心底去关心、爱护学生,用真诚去引导学生,营造积极、正能量的环境,提升学生正气,同时不断摸索教育规律,顺应人性,从细节上鼓励、赞赏,找到学生痛点,适时唤醒。管理学生不是一两天事情,需要班主任日日精进、不断总结,在具体班级管理的事上磨练,不要在办公室苦思冥想,别拿什么高深理论在课堂上滔滔不绝,人没有那么透亮。班主任需低下头去用脚走出来,把班级事情一件一件地解决掉,在具体事情践行中让每位学生看到、体验到老师的认真、专注。让老师的内外美折服学生,老师站在教室,学生正襟危坐、炯炯有神,在老师身上看到了更远、更明亮的地方。
关键词:在乎教育;学生痛点;正能量环境;真诚待学生;做事精致;审美
班级团结程度、班级荣誉感、班级凝聚力及班级积极性等情况关系到一个班级能走多远,作为一名技校班主任,面临的学生群体情况更复杂,问题学生更多,有些学生叛逆、有些学生厌学、有些学生生活自立能力差……形形色色、良莠不齐,这就对技工学校班主任的要求更高,不能简单粗暴,不能无所作为,须要抓准时机,适时进行引领,营造积极、正能量的环境,提升学生正气,真诚、精心地帮助学生,把学生的心扶正。作为教育者,需要不断摸索教育规律,顺应人性,唤醒、激发之,平时生活中乃至终身,都要不断总结、学习,去在乎每位学生,每位学生才会对老师敞开心扉,喜欢你、服你。
一、找到学生的痛点,适时唤醒、不断扶正学生的心。
1、人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必须找准穴位,对症下药。
其关键点或着力点很多,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时期会呈现出来一个点,或叫“穴位”,一旦呈现,须精准“针扎”。技校学生刚从初中毕业,年龄段在14-20岁,大部分学生都是农村家庭,有许多小孩自小父母去打工,成了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需要被引导的年纪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与父母沟通。况且隔代教育确实存在一些思想、教育方式的问题,有些老人教导小孩的方式方法不太恰当,盲目的关心,造成小孩满目自信,亦或是极度自卑,甚至没有安全感,对客观世界极度焦虑、恐慌。学生到了这个年龄段,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个别表现出对亲人、老师等反抗、敌视。对社会不了解,没有主见,没有能力,没有方法,且到了不断需要选择的年纪,社会对他们要求很高,但他们没有把握,无法做到对自己负责。这就需要班主任有火眼金睛,学生一旦呈现迷茫、懈怠及拖延等情况,就要对症下药,让他逐渐树立起羞耻心、自尊心、敬畏之心、恻隐之心及担当之心,在班级这个小团队中头顶上时时有班级荣誉感在照耀。
2、适时鼓励与赞赏
作为教育者,对于学生管理,我们要顺应人性,青少年正是需要老师给予正确鼓励与赞赏的时期,若一味打压、强制教育对于学生可能会适得其反,盲目鼓励、赞赏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时间久了,学生对你没有敬仰,老师说话、做事在学生心中没有分量,班级会越来越混乱。由此看来,班主任必须适时鼓励与赞赏,在细节上进行表扬,以此来刺激学生,把学生精神提起来,使得学生厚重起来。
二、营造积极向上、正能量的环境。
正能量积聚的环境才能不断成长。人一生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各种事情,我们必须有所选择、有所拒绝,若孩子每天沉浸在暴力、抱怨及充满戾气的环境,小孩将会精神涣散、眼神无聚,人的真气会被这些消极、阴沉的东西消磨殆尽,人就会一直活在这种恶性循环当中。因此,人在成长中环境之重要、平台之重要及系统之重要。对于一个班集体要如何营造正气、积极的形象?我提出以下几点:第一、少看连续剧、头条,拒绝玩游戏。许多电视连续剧都很吸引眼球,博观众喜爱,可是剧情大多都是不符合情理、经不起推敲的,有些偶像剧更是毒害了年轻人,花里胡哨、打情骂俏,对学生思想潜移默化的腐蚀;第二、必须引导学生有选择的接受信息,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及非礼勿言。”在网络头条、自媒体等传媒信息铺天盖地的时代,学生喜欢关注一些博眼球、甚至充满暴力、抱怨及消极的东西,每天眼睛看的东西太多、太杂、色彩过于丰富,时间久了,学生眼神越来越空洞,心力就微弱了,以致开始懈怠。第三、君子贵言:自己不相信的话不要说;不辩论;第四、组织开展能拓展思维、锻炼能力且需要团队协作的课外活动;第五、布置一个干净、庄重而敬畏的教室环境。教室是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的空间,一个充满文明、和谐以及优美的地方,需要用一些美物熏陶,使学生活在书香优雅的世界里,这样慢慢就能让他生智及爱美。比如:墙壁贴上庄重的名言警句、字画,在角落摆放盆景等,这些美物除了有生命力外,它的气势、状态足以熏陶几十个人,以此把学生心升起来,把他们带到一个更明亮的、更开阔的空间里。
三、真心、真诚待学生,精心帮助学生
1、顺应人性,不断摸索教育规律。
不断摸索教育规律,顺应人性,构建学生良好的内心秩序。人都是有感情的,人在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心理特点,技校生正是15-19岁年龄段,常表现为自信心不强、逆反心理重以及人际关系不协调,有个性,主张自我被尊重,作为老师应该站在规律上,顺应人性,唤醒之、激发之,构建其良好的内在秩序,让学生积极、快乐起来。
2、管理班级需要走心,慢了,就成就了。
一事精致,便能动人。精致之处,在于走心,管理班级也如烹小鲜,火候、调料恰到好处。做任何事情不能急于求成,更别说教书育人了。作为班主任必须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参与到班级事情当中来,把一件小事做到极致。比如:把教室、宿舍的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干净,教学生洗澡、喝水,让学生学会细嚼慢咽地吃饭。在充满敬意地做好每一件小事中,细细品味其独特地韵味;在与学生一起体验、共同做事情中一起感受、一起成长。
四、给学生机会,放手让班委大胆管理班级
1、人只有在事上多磨,才会有成长。
人必须在事上多磨,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放手让班委大胆管理,让每位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我的班级实行了分组管理,小组分为:学习监督小组、仪容仪表监督小组、纪律监督小组、课外活动组织监督小组、劳动卫生监督小组。小组长分别是相应的班委,在执行中遇到一些问题,组长没有把组员组织起来,造成散漫的现象,后来通过一些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在小组管理中班干部无特权,要有为班级服务的意识,树立班级学习、先进榜样,班干部要团结一致,营造和谐统一的班级气氛,要求自己严厉,在班级树立威信。班级每位同学一律平等,都有管理班级、锻炼自己的机会,都要积极参与、执行班级的所有事情,以致使班级越来越好。
2、让学生有犯小错误的机会,发现、暴露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让学生有犯错的机会,发现、暴露问题后,先缓缓,了解清楚问题的原因后,准确认识他们的错误,然后做出处理方案,方案要做出多个,在处理问题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处理方案,最后与学生达成共识,让学生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再点拨他,在错误中学习,在错误中成长,像小孩学习走路一样,跌倒了再跑起来,再跌倒,哭一场,再走起来,多次失败以后,才能稳稳地走路。如此,学生才有改过自新、将功补过的机会。
五、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在其熏陶下,拓宽学生视野。
任何事物都是有层次的,人的审美能力也一样。人很难看到高于自身、自身之外的东西,甚至是不可能,别人说的一句话,有人听了生气,有人听后醍醐灌顶。人的身体缺陷带来了艰难让人难以忍受,更可怕的是思想狭隘,甚至是壁垒,像堵墙一样,你探头的机会都没有,想也没有。由此,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格局及审美品味来熏陶学生,从走姿到欣赏有生命力、有气势的植物开始,比如:我最喜欢竹子,一节一阶,一阶一道,一道一成长,真正‘格物致知’之品;在教室放一株君子兰,简洁素雅、英气逼人,蕴含着君子不为贫穷、失意所动摇,仍不失向上的高贵格局。
总而言之,班级管理对一个教师要求很高,它是值得班主任用一辈子去探索、努力践行的事业。我们必须不断往上走,提高自己的内心高度及思想格局;不断地体验及学习,把一些管理理念用身体去践行后提炼内化出自己需要的东西。时间总是最公平的,也许我们走着走着花就开了,学生慢慢地就感受到了你的在乎。
参考文献:
[1]周彬著.课堂方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
[2]赵国忠主编.今天,可以这样做教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6.
[3]林格编著.教育者的自我修炼.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5.1
[4]林格编著.回归教育的本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0.1.
[5]陈贵生著.班主任聚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10.1.
[6]稻盛和夫著.干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4.1.
[7]稻盛和夫著.活法.曹岫云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5.
作者简介:姓名:杨有富,1990年4月生,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云南省临市,学历:2014年6月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本科,职称:现今在临沧高级技工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任机械方面的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