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效率的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5期   作者:邹飞龙
[导读]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总指挥,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  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总指挥,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班主任对班级进行科学的管理,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高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学生面临着高考的挑战,同时,随着学生心理和生理的成熟,学生的思想、行为也会出现特殊的表现,班主任如果不能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学生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本文就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善策略开展探究。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

        班主任不仅要开展教学工作,还要对班级进行管理。班级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班级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高中生不仅要承担升学的压力,同时心理、生理较初中时期更为成熟,高中班主任在营造班级学习气氛的同时,还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当学生出现情感波动时,及时给与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的身心能够健康发展[1]。班主任是班级的总指挥,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作用,坚持高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高中班主任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阻碍了班级管理效率的提高,并且班主任与学生缺少有效的交流,导致师生之间存在隔阂。因此,对高中班主任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根据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善策略,对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
受高考的影响,以及在年级中班级成绩的排名,大部分高中班主任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喜欢成绩好的学生,而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没有好的态度,这不仅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更忽视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管理理念,容易产生两极分化的情况,不利于提高班级整体成绩。同时,缺少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容易导致学生成绩高、情商低的状况,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如果不给与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进而产生负面的情绪,甚至是自暴自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2]。
(二)班主任与学生缺少有效的交流
许多班主任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严,在班级管理时缺少柔韧性,与学生缺少有效的交流,无法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不能及时给予学生心理疏导。班主任只是根据成绩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由于缺少与学生的交流,无法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对学生的薄弱之处缺少了解,容易使学生出现逆反心理[3]。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班主任很难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并且难以深入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久而久之会使班级管理陷入恶心循环状态,导致班级管理工作滞后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班级管理效率。
(三)班级管理模式陈旧
目前,大部分高中班主任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班级管理,班级通常是班主任的“一言堂”,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也不利于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在新课程背景下,倡导教师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理念,但传统的管理模式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悖,局限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使班级缺少自主性。

班主任与学生缺乏交流,无法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统一的管理方法,无法开展有针对性的人性化管理工作,严重影响了班级管理效率。
二、提高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效率的策略
(一)完善高中班主任的管理制度
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应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提高管理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班主任可以根据新时期的发展变化,结合班级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可以主动去参与一些班级管理类的进修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班级管理能力,积极开展有效的班级管理工作[4]。同时,学校可以定期组织班主任开展工作交流会,使班主任互相分享自身的管理经验,可以将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会上大家一起研究讨论。除此之外,高中班主任可以鼓励班级学生进行自身管理,采用民主性的管理模式,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二)优化班级管理模式
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的管理如同国家的管理一样,都需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因此,班主任应和学生共同制定班级的规章管理制度,学生参与制定班级管理制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遵守,能够有效促使学生提升自我约束能力。同时,班主任应建立相应的班级赏罚制度,由班长进行监督工作,按时汇报学生的出勤情况、卫生情况、课堂纪律情况等。班主任需要和学生家长增加沟通,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进行了解,能够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5]。此外,班主任可以给班级的学生分配管理任务,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管理,促进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
良好的班级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个人发展都有促进作用,班主任想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需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对学生的爱具有一种很强的感染力,班主任应放下自身“统治者”的身份,用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沟通,消除学生对班主任的抵触情绪,增进师生关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在了解班级每一位学生的基础上,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班级管理中,在班级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日常互动频率,营造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同时,要增加班级的凝聚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能合作学习,又能具有竞争的意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时期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阶段,班级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新时期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应重视班级管理效率,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高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完善班级管理制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班级管理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帅.提高现阶段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效率的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2):31,33.
[2]张明智,曾建慧.提高现阶段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效率的策略探讨[J].读写算,2019,(10):49-50.
[3]张友强.论提高高中班主任管理效率的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1):65.
[4]霍得荣,马兰香.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效率提升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旬,2019,(8):224-225.
[5]刘存印,祁大为.提高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效率的策略[J].新课程·下旬,2019,(7):2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