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分析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4期   作者:潘华芳
[导读] 在教育信息化时代之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尽可能借助信息化技术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时代之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尽可能借助信息化技术,以开展信息化教育,从而在课堂之中营造一个真实情境、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点,以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从根本上改善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之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产生的固化影响,以增强教学改革和创新效果。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信息化
        在信息技术支持之下,传统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逐渐得到改善。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而言,其主要教学模式为理论性教学,而在传统教学方法与理论性知识相结合的道路之上,初中学生学习兴趣明显下降,而且很难在课堂之中产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所以在信息技术下新媒体的引入极大化增强教学效果,并引导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之中发挥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学习自主意识的产生。
        一、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采用教学手段比较落后
        在信息化时代发展背景之下,初中教师并没有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之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反而更加关注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以此忽视信息技术特点和信息技术优势,使得课堂教学大幅度落后时代发展潮流,也难以在课堂之中通过鲜活性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降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之下自身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2.教师没有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
        大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开展教学创新改革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往往都是以自己理解水平为主,从而结合教材内容来对学生进行知识传输。但是在教学之中往往对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在所有能力之上,并没有关注到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对自身文化修养、道德品质上的升华,因此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考试获得一个良好的成绩,从而不利于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对自身思维上的强化,也影响到学生正确三观的树立。
        3.教师教学过程思路模糊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其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萌芽之中,而如果缺乏有效引导,在外界因素的干扰之下,初中生很容易在自身潜在意识中形成不良思维。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和意识,在成长道路中明确自身发展方向。但是在传统教育理念之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并没有将这一内容融入到教学目标之中,反而影响了初中学生在成长与发展道路上树立正确三观。


        二、信息化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
        1借助移动终端,实现数据化
        如今信息化时代之下,每一个学生和教师每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融入信息化技术,其手机便是最为重要的教学工具。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借助手机进行师生互动,通过师生互动来弱化学生与教师存在的距离感,使得师生能够在手机之中相互交流,发表对学习过程中出现重难点点内容疑问,也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数据化分析,从而把握课堂教学重点。
        课堂中,教师可采用新型数字化教育工具之Plickers,教师立即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更好地调整学习进度。数字教学工具,在了解学生以及教学情况的基础上去发展教学,从而促进和引导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2充分使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之下,之所以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不感兴趣,主要原因便是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而学生在学习之中,由于教师教学方法的不正确,从而加重了道德与法治课堂课程教学的负担,也使得学生在其中无法真实感受学习目标,降低了教学水平的教学质量。而在信息化时代之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构建互联网学习平台,以引起学生学习注意,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学生熟悉的网络技术,来强化学生学习自主意识,从而在课堂之中能够有效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比如,在开展相关中学时代教学内容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中学的生活与学习过程拍成小视频,然后上传到互联网教育平台,让学生在学习“中学时代”这节课的内容之前,提前进行有效的预习,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3延伸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信息化时代发展之下,信息技术能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能够带来无限的可行性,并且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教学创新思路。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信息技术运用过程中,能够积极针对教学问题以此开展针对性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的养成学习综合素养,以更为新颖的教学活动,刺激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形成良好的核心道德素养。
        比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权利与义务教学内容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借助网络平台,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维护权利、履行义务的例子,让学生落实到实际生活中,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照粉.探究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新思路[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
        [2]魏春梅.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 2017(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