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幼儿学前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可以帮助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幼师应该做到对教育活动的重视,设计开展可以促进学生发展的寓教于乐教学活动。本文对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学前幼儿教育活动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寓教于乐;提高;幼儿园;教育活动;有效性
前言
现在人们对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学前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对学前教育活动质量做到有效提高,幼师应该明白学前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性,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心理生理成熟度出发,对影响教育活动质量的问题进行解决,开展有效的寓教于乐教学活动。
一、幼儿园学前教育活动中的问题
现在的幼儿教学可以说是有了很大的进步,一部分幼儿教育工作者也逐渐意识到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职责所在,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幼儿的需求
幼儿正处于一个对万事万物皆有好奇的时候,所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经常会提出很多的问题,幼儿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有意义”问题或者说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会进行回答,但对于一些教师认为过于简单,学生太无知的问题他们会表现出不耐烦,甚至有时候干脆不回答学生的问题。可就幼儿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有极强的探究欲,他们特别喜欢去探索研究一些问题,同时他们有超强的感悟能力,所以说现在的教学内容不能做到满足幼儿的需求。
(二)没有全面的了解学前教育
随着人们生活幸福指数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但还是存在一些家长或幼师,他们对学前教育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一些家长认为学前教育就是单纯的玩耍,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学前教育要对学生进行小学知识的灌输,这两种想法显然都是错误的,他们都没有做到对学前教育的正确认识,对幼儿有规律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一些教师对学前教育认识不透彻,他们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时,玩游戏只是单纯的玩游戏,做不到将素质教育融入游戏中,同时在进行理论教育是做不到情景、游戏式教学,学生很难参与到课堂,影响着教学效率。
二、提升学前教育活动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内容,进行多样化的教学
一直以来,幼儿教育工作者都特别重视对幼儿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做到充分调动,有极大的娱乐性,但有很多教师对教学的设计仅仅停留在游戏的表面,无法做到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也无法做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做到对教学内容不断创新,让教学多样化,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就是说幼儿教师在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活动的趣味性,还要考虑到活动的教育意义,做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法,组织学生对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进行演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
同时,多样化的教学,幼儿教师不仅要抓住课堂内的教学机会,还应该对课堂外的素质教学做到重视,比如幼儿在吃午饭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不浪费粮食,打饭只要自己可以吃完的量,在吃完饭后要求学生养成有序整理能力,让学生对自己吃过的碗筷、勺子等进行摆放整齐。当然,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教师的言传身教是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幼儿教师应该对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行提高完善,让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拥有极高的素质,促进教学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二)幼儿教师要多加和幼儿进行交流,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
为促进幼儿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应该积极的与幼儿进行交流,引导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可以尽可能把握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机会,对学生的兴趣与需求进行了解,做到针对性的引导,同时因为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及心理变化是不同的,幼儿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交流,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分析引导,尽可能帮助每一个学生解决自己的困惑。幼儿教师和幼儿进行交流,教师要做到有意义的友好交流,朋友式的交流,教师要做到和学生和谐融洽的交流,但同时也要求教师做到对话题的把控,有目的的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健康教育、对学生的生活习惯进行培养教育、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引导教育、对学生交流合作能力进行指导教育等等。比如教师对喜欢画画又有潜力的学生,培养其的绘画能力、对喜欢唱歌的学生可以培养其的舞台表现力以及音乐素养等。
(三)改变教学语言,使活动更具有娱乐性
幼儿教师寓教于乐,对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进行提高,要求教师做到对教学语言进行改变,让教学活动的娱乐性提高。幼儿对一切事物都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但他们很难对一件事情保持耐心,这就要求教师对幼儿的个性做到全面了解,根据学生的特征对自己的表达语言进行改变,使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让学生对所教内容产生好奇,促进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吸取经验,同时从幼儿的心理生理出发,对自身职业素养进行提高,对教学语言进行改变,让教学活动更有娱乐性。幼儿教师对教学语言进行改变,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对幼儿的交流方式进行了解,同时可以通过和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幼儿的思维,帮助设计出适合、学生容易理解的教学语言,促进教学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结语
学前教育不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也不是对学生游戏能力的教学,是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思想道德进行教育、合作能力进行引导等的综合式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进行着提高。寓教于乐是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方法,幼儿教师应该在对自身职责以及学前教育全面认识的同时,对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在实践中吸取经验,让学前教育教学活动更有娱乐性,促进幼儿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
参考文献
[1]胡慧玲.寓教于乐——提高幼儿园学前教育活动的有效性[J].长江丛刊,2018,(20):257.
[2]高媛.基于主题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策略[J].祖国,2018,(4):280.
[3]时晓倩.寓教于乐,乐以载道——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课的教学方法[J].考试周刊,2018,(32):182.